風光互補路燈是運用在昆明環湖東路上的一種高科技項目,可近來卻有市民反映,當有風吹來的時候,這些路燈最頂端的風力發電葉片有的正常運轉,有的卻紋絲不動。而到了晚上,在同一路段的路燈也會出現亮燈時間有間隔的現象。這是什么原因呢?
據負責該項目建設的湖南中科恒源風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福龍介紹,風光互補路燈高約5米,上面裝有兩個LED照明燈和兩塊面積約1.5平方米的太陽能板,而最顯眼的是頂上的風力發電葉片,則設計成螺旋槳飛機造型……這種路燈可以利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無需使用電纜線。普通的路燈每天需要4度電,1000盞路燈一年就需要146萬度。而這種靠太陽和風力發電的路燈,每年就能將這100多萬度的電節省下來。
楊福龍表示,由于每盞風光互補路燈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相鄰兩盞風光互補路燈之間沒有任何關聯,導致有一些不統一性。由于風速及風向不一致,風力發電葉片也會出現有的會轉,有的不會轉的問題。此外,每盞風光互補路燈都是相互獨立的,由于地形、方向、遮擋等原因,每盞風光互補路燈的發電量可能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同一路段,可能有的路燈的蓄電池已經飽和,這樣,路燈的控制器也會將風機“剎車”,避免繼續充電,對蓄電池造成過充損害。
對于亮燈時間不一致的原因,楊福龍表示,風光互補路燈是通過光控來自動亮燈的,當風光互補控制器檢測到太陽能組件的輸入電壓達到某個設定值時,自動亮燈。同一地區的路燈,亮燈時間可能有幾分鐘之內的延遲,而導致這一現象原因主要為:太陽能電池組件由于上面覆蓋的灰塵厚度不一,造成該組件的輸出電壓有細微的差別,進而造成每桿路燈的控制器不會在絕對相同的時間感應到設定的電壓值,而統一亮燈。
(張勇)<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