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作者:
圖片作者:
圖片作者:
圖片作者:
本報訊(實習生龔曉蕾記者許琦敏)為保護環境而承受高價商品,你愿意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近日公布的一項網絡調查顯示,“環保商品和服務價格較高”是中國城市網民不愿踐行環保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環保意識不夠”。
這項調查通過在線問卷的方式,考察了北京、上海、廣州、沈陽、重慶等十個城市的1600個網民的環保態度和行為,其中大學及以上教育者達到68%。
調查顯示,92%的受調查者對環保主題的活動有一定程度的關注;超過半數的網民表示,愿意從自身點滴做起,過低碳環保生活。其中,節水、節電是公眾普遍接受的環保行為,其次為使用節能家電、資源回收利用、垃圾分類、公共交通出行。
公眾環保意識逐漸上升,但環保行為卻顯滯后,其中價格因素影響顯著。在被問及“哪個原因最可能促使您做出不夠環保的舉動”時,24%的受調查者選擇了“環保商品和服務價格較高”。例如選擇燈泡,一只100W的白熾燈只需1.5-2元,而節能燈的價格卻是其20倍,在巨大的價格懸殊下,很多網民放棄了節能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