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能源的普及,金康明的表情是喜憂參半。
讓這位溫嶺市工業經濟局能源科科長感到高興的是,幾年試驗之后,塢根鎮的成功,已經讓當地的其他鄉鎮也加快了推廣普及新能源的步伐:新河鎮、城南鎮的沼氣系統已經引進了;海上風力發電工程已經在箬橫鎮規劃了;全溫嶺的不少鄉鎮,路燈已經逐步更換成“風光互補”型……
而讓金康明和江維中擔心的,依然是那些老問題,一個是錢,一個是煩。
錢,是指前期投入太大;而煩,則是指新能源設備,伺候起來麻煩多。
塢根鎮的幾條主干道上,已經用了100盞左右的風光互補路燈。這種路燈的供電完全依靠風能和電能,是對兩種新能源的綜合利用。
不過,這種“新路燈”的造價,在每盞1萬元上下,普通路燈卻只要2000元?!奥窡粢惶扉_10小時左右,常規路燈每盞用電2.5度,用上新能源,一天能省下一塊多錢,8000元的造價差,要至少15年才能‘省’回來。”江維中算了這樣一筆賬。
而且,這些“新式武器”,小毛病還能自己想辦法弄弄,要是出了大問題,就只能請生產廠家來解決,可風光互補路燈的供應商在江蘇,來一趟又是個麻煩事。
就在前段時間,一次車禍撞掉了一盞路燈,最后是塢根鎮這邊答應給修理人員報銷路費,才請來了工人。
金康明說,這些新科技在應用上缺乏后續保障,讓使用者覺得不太方便,這肯定是新能源推廣的一個重要阻礙。
不過,按照江維中的理解,既然塢根鎮是試點,是示范,就是給更大規模的推廣做試驗,只有問題暴露得越多越充分,這個試點和示范才有意義,“再多的問題,也總有克服的辦法”。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