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日,自然之友、綠色瀟湘、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綠家園志愿者等四家環保組織聯合致信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楊國強,呼吁碧桂園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加強古樹保護。
環保組織了解到,在張家界境內由碧桂園公司開發的房產項目——“張家界碧桂園”的開發區域內,存在著名木古樹面臨移植的情況。面臨移植的古樹已經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林業研究所正式鑒定,樹齡為204年。
環保組織認為,古樹移植不易于對該樹的保護。環保組織認為,像這樣的大型古樹,如果進行移植,成活率非常低下。此前的調查顯示,外地向北京移植古樹的成活率不到30%,?而此前南京移植的梧桐樹成活率更是不到20%,一旦移植,古樹的死亡風險將大大升高;此次古樹移植擬采“骨架移植方式”,將使古樹面貌全非,大大損壞古樹的原有生態價值和審美價值。“骨架移植的方式”需要對古樹樹冠進行大規模修剪,必將導致古樹生態功能的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古樹的審美價值也將不再。
環保組織指出,古樹的保護與否將對碧桂園的企業社會形象產生影響。環保組織認為,一個對生態保護和自然歷史更有責任意識的開發項目,將能更加有效的吸引高收入人群的采購熱情,并不會帶來突出的成本支出,是一個多方共贏的方向;相反,如果碧桂園最終給公眾留下忽視古樹生態價值,忽視當地自然歷史的印象,那必將對即將開盤的張家界碧桂園帶來不利的商業影響,也有損碧桂園作為在香港上市的國際知名企業的社會聲譽。
環保組織呼吁碧桂園主席楊國強先生能親自過問該項目,并指定有決策權的管理人員與環保組織和相關本土居民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共同保護古樹的前提下,改進項目開發規劃,實現共贏開發。環保組織希望碧桂園做出對各方負責的決定。
據了解,這封公開信已經發送至碧桂園網站給出的碧桂園總部服務監督郵箱。
?
附:公開信原文
尊敬的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楊國強先生:
您好!
我們是來自北京、湖南的4家環保組織,我們長期從事環境生態保護工作,尤其關注企業環境表現,最近了解到在張家界境內由貴公司開發的房產項目——“張家界碧桂園”的開發區域內,存在著有名木古樹面臨移植的情況。
我們從媒體報道和熱心公眾獲知,面臨移植的古樹已于2011年8月8日經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林業研究所正式鑒定,鑒定報告認定,該樹“榨木(Xylosma racemosum Miq。)位于永定區沙堤鄉板坪村林西中峪組,……樹齡為204年。”
該樹此前系張家界環保熱心人士羅攀峰先生家中古樹,羅攀峰先生從小在樹下長大,視此樹為指引回家方向的路標,對這棵古樹有很深的感情,向我們表達了希望能夠原地保護古樹的愿望。
我們通過實地調研和專家咨詢,認為古樹移植不易于對該樹的保護,因為:
一、像這樣的大型古樹,如果進行移植,成活率非常低下。此前的調查顯示,外地向北京移植古樹的成活率不到30%,而此前南京移植的梧桐樹成活率更是不到20%,一旦移植,古樹的死亡風險將大大升高;
二、此次古樹移植擬采“骨架移植方式”,將使古樹面貌全非,大大損壞古樹的原有生態價值和審美價值。“骨架移植的方式”需要對古樹樹冠進行大規模修剪,必將導致古樹生態功能的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古樹的審美價值也將不再,從而影響地產的升值空間。
同時,我們深深感到古樹如果不能保留也將是碧桂園的財產損失,理由如下:
一、古樹能夠大大提升房產的生態和文化品味,從而使房產達到更高的價值估值。
別墅開發在全國各地千篇一律,在樓盤規劃和建筑設計上的創新空間不大,張家界碧桂園現在在市場上主打的賣點是生態牌,如貴公司網站宣傳所稱該樓盤“憑借其稀缺的生態景觀……將成為……度假產品的標桿。”因此該房產所面向的客戶群體多是在城市受過良好教育,重視自然生態價值和文化內涵的高收入人群。如果有一棵年長204歲的古樹立于開發區內,對于目標客戶群將有重大吸引力:從生態角度,該樹直接將周邊的自然景觀延伸到住戶門口,使樓盤與景區融為一體,補強賣點;從文化角度,該樹迅速增加樓盤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的縱深感,對目標客戶群有著更強的吸引力,圍繞這古樹的歷史故事本身就可成為賣點,如羅攀峰先生自己所講的故事:
“1934年秋天,賀龍元帥帶領紅二,六軍團長征時路過我們這兒的時侯,曾在這棵大樹下宿營,我爺爺奶奶他們給紅軍送大米,他們紀律嚴,堅決不要。我們這兒有民歌唱到,門口掛盞燈,同志好行軍,只聽腳板兒響,沒聽人做聲。……”
此外,從中國人傳統文化心里和民俗的角度看,古樹是吉祥的象征,有古樹在身邊是好事。是求之不得的天降祥瑞。如果古樹死了就非常不吉利,傳統文化中,中國人是非常忌諱動樹的。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因此這種文化印象對于投資人也會產生深遠影響。
這樣的房產增值不是虛估,而是已經經此前房產開發驗證過的,據媒體報道顯示,有些別墅區打出“高樓大廈易建,名木古樹難求”的樓盤廣告,而該別墅區的房價也比同等小區的房價高出近一倍。保留古樹的做法,必將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
二、古樹進行移植保護恐將推遲房產交付使用的日期。
根據古樹移植的方法及技術要求,如要提高大樹的移植成活率,需要采用長達2~3年的縮根法來解決移植中代謝失衡的矛盾。如果最終方案如此,將導致工程拖延,無法按期完成,影響交付銷售的時間。
三、古樹的保護與否將對碧桂園企業社會責任的形象產生影響。
本次碧桂園對古樹去留的態度,既有機會轉化為張家界碧桂園一次有效的樓盤推廣,也有可能演化為該別墅開發區的一個宣傳污點,而這完全取決于碧桂園自身的決定。我們相信,一個對生態保護和自然歷史更有責任意識的開發項目,將能更加有效的吸引高收入人群的采購熱情,并不會帶來突出的成本支出,是一個多方共贏的方向;相反,如果貴公司最終給公眾留下忽視古樹生態價值,忽視當地自然歷史的印象,那必將對即將開盤的張家界碧桂園帶來不利的商業影響,也有損碧桂園作為在香港上市的國際知名企業的社會聲譽。
綜上所述,我們期待著您能親自過問這項開發項目,并指定有決策權的管理人員與我們和相關本土居民,就如何在共同保護古樹的前提下,改進項目開發規劃實現共贏開發的問題上進行溝通和交流,我們相信碧桂園一定會做出對各方負責的決定!
此致
?????????????? 敬禮!
簽字機構:
自然之友
綠色瀟湘
達爾問自然求知社
綠家園志愿者
2011年11月1日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