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慶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關鍵指標和工程項目完成情況排名
商報圖形 李璐 制
據重慶日報消息 我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工作已進入關鍵時期,今后7個月的工作,直接關系整個“創模”的成敗。在11月2日舉行的市創模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暨市環委會全體會議上,市長黃奇帆指出,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對全市3200萬市民的莊重承諾。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全力打好“創模”攻堅戰,將“創模”任務落到實處,早日建成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創模”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重慶不是為了“創模”而“創模”,不是勉為其難、拔苗助長硬干快上;“創模”是直轄十多年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水到渠成的結果,現在是最后沖刺催化量變到質變
聽取“創模”工作情況匯報后,黃奇帆說,“創模”工作自去年7月啟動以來,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一齊努力,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表現在:一是節能減排力度不斷加大。關閉取締了56家水泥、塑料、化工企業,淘汰水泥行業落后產能225萬噸、火電機組13.1萬千瓦。過去10年,主城關閉或搬遷了80多家工廠,其中最大的成果是重鋼集團大渡口老廠區完成環保搬遷,成為國內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環保搬遷的典范。
二是空氣質量顯著提升。去年,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11天,提前達到“創模”考核要求。今年1至10月,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90天,比去年同期增加7天。全年超過311天,難度不大。
三是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重點實施主城區次級河流綜合整治,14條河流已有9條達標或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四是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
黃奇帆說,重慶作為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正在建設國際性的大都市、西部開放的橋頭堡、內陸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物流中心,同時也在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推進“森林重慶”建設,這些都大大促進了重慶環境質量的改善和提升。建設國家級的環境模范城市,建設與大都市、大功能、大產業、大開放配對的大生態城市,這是一個互相匹配、互動的過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重慶“創模”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但這個重大成效不能僅僅歸功于“創模”以來的這15個月的努力,而是歷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不懈奮斗的結果。我們不是為了“創模”而“創模”,不是勉為其難、拔苗助長硬拼,事實上,“創模”是直轄十多年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水到渠成的結果,我們現在只是在沖刺,完成量變到質變的轉變。我們“創模”的成就,代表著西部大開發已漸入佳境,從以前傻大黑粗的開發,通過轉軌變型,脫胎換骨,轉到了比較有檔次有水平,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發展軌道上來。
直面“創模”存在的問題,采取切實措施推進次級河流水質達標和污水污泥、垃圾處理等關鍵性工程項目建設
黃奇帆說,“創模”工作雖然總體進展順利,但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我們必須采取務實的舉措來解決。
目前,影響“創模”指標達標的突出問題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次級河流水質達標形勢比較嚴峻。14條次級河流9條達標,還有梁灘河、跳蹬河等5條沒達標。治理好這5條河流任務很重,需新增2000余個污染整治項目。力爭通過3個月的努力,將這5條次級河流治理達標。
二是污水、污泥和垃圾處理等關鍵性工程項目進度滯后。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在于項目用地的拆遷交地拖后腿和相關手續辦理滯后,這次要確定一個時間表,并立下軍令狀:對這些關鍵性工程項目的用地事宜,各有關區縣務必在11月底前完成,確保項目年內開工建設,否則相關負責人將被追責。
三是公眾對“創模”工作知曉度、認可度、參與度還不夠高。
“創模”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經濟工程,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把“創模”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打好這場攻堅戰,確保“創模”目標早日實現
黃奇帆說,“創模”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經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把“創模”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明確責任,協調配合,攻堅克難,打好這場攻堅戰,把“創模”任務落到實處,確保“創模”目標早日實現。
一是要針對未達標的4項指標,點對點突破,重點加強次級河流整治,提升城市河流水質;加快污水、污泥、垃圾處理設施等關鍵性工程建設。二是對已達標的指標,要千方百計鞏固成果,防止出現反彈。三是要完善“創模”保障機制,要加強資金調度;要加強督查考核;還要扎實推進“創模”申報有關的基礎性工作。四是未雨綢繆,提前謀劃2012年環保工作。
市政府凌月明副市長參加了會議。
相關新聞
我市創模22項指標已達標
本報訊(記者 徐庶)昨天,我市召開創模領導小組調度會。市創模辦通報,截至10月,我市26項創模指標中已達標22項,未達標有4項:城市河流水質、污水處理率及污泥處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及滲濾液處置、公眾對環保的滿意度。97項重點工程項目未開工或進度滯后。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