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聞網訊 俗話說“忠言逆耳利于行”。為了讓淄博的環境質量更上一層樓,在即將結束的2011年,淄博市環保局開門納諫,邀請社會各界對淄博環境保護今后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讓百姓知情 環保需要全社會支持
“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帶著忠誠,帶著對老百姓的熱愛”是環保部門開展環保工作的一向宗旨。讓人們知情并及時、充分地公開環境信息,與市民坦誠交流,環保工作才能得到全社會支持。
今年以來,全市環保工作在各區縣、有關部門、單位及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參與下,牢固樹立環保“命門”意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為主線,以主要污染物減排為重點,深入實施了“碧水藍天行動計劃”,開展了“生態文明”系列創建活動,向全社會交出了一份答卷。淄博環保先后創新完善了環境準入機制、重點源污染減排機制、執法監管機制、環保治本長效機制等,這些長效機制正在促進我市這座老工業城市實現轉型升級。一項數據表明,過去6年,我市共完成8710項治理任務,治理污染企業4770余家,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近7萬噸,減少粉塵排放50多萬噸,實現了環境空氣質量的歷史性突破。截至今年11月份,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同比下降8.7%,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8.5%。全市河流斷面水質COD平均值39.5mg/L,較去年同期下降10.8%;氨氮平均值2.32mg/L,較去年同期下降48.4%,全市8條主要河流全部達到恢復魚類生長要求,整體水環境恢復到1980年以前的水平,超額完成了“十一五”減排任務。我市獲全省空氣質量改善一等獎,市環保局2010年獲全國環保系統先進單位。
環境保護 人人都有話語權
請群眾評判,環保審批、驗收、處罰,市民代表都有話語權。公開信息與坦誠交流,是鼓勵公眾參與環保的第一步,為此市環保部門積極搭建交流平臺。
為了讓環保工作更加透明,我市建立完善了自動監控、人工執法、百姓參與、企業自我監管的“四位一體”監控體系。為確保及時解決環境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市環保局建立了環境質量日報告、周調度、月分析制度。日報告,即:每日通過短信形式及時將超標情況發到局領導手機上,及時啟動應急措施,確保在第一時間內解決存在的主要問題;周調度,即:每周一召開的局辦公會,認真匯總分析上周環境質量涉及的18個方面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月分析,即:每月召開一次環境質量分析會,通報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整改措施。三是制定出臺了系列管理辦法。先后出臺了《淄博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環境突出問題約談制度》、《環境生態補償管理暫行辦法》,為環保工作強力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項目審批方面,市環保部門嚴把建設項目審批關,對于符合環保產業政策的大項目、好項目,提供優質的綠色通道服務,堅決拒批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目前已為284個符合科學發展的項目辦理了審批,拒批不符合科學發展有污染的項目34個。做好天燃氣置換工作。全市除電廠、水泥、鋼鐵、焦化四大行業外,其他所有企業不準使用煤炭做燃料,必須改造使用天燃氣。推行電廠替代發電工作。對電廠實施整合,推行大電廠替代小電廠發電工作,從根本上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目前,此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實施“退二進三”戰略。對中心城區大外環之內的企業實施“退二進三”,大外環以內的建陶、碳酸鈣、煤矸石磚等企業全部實施關停搬遷,大外環以外的企業全部進行天然氣置換改造。
環境大信訪 凝聚社會監督合力
市環保部門高度重視環境信訪工作,為進一步加大環境信訪工作的力度,在以往工作制度的基礎上,將12369投訴熱線、網上投訴等渠道全部整合,建立了環境大信訪機制。今年1至11月份,市局共接受和受理各類環境信訪事項3332件。省平臺案件按時全部辦結,辦結率排名全省居首,為方便群眾投訴,各區縣12369投訴電話由市局統一受理、轉辦,安排專人負責處理各渠道投訴的問題,力爭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今年以來,市環保部門多次與百姓面對面、近距離的交流,組織了淄博市環保志愿者“迎國慶 愛環保 護生態”乒乓球比賽,共有來自社會各界近千名群眾參與其中,開展的科學發展環保先行書畫邀請展也吸引了眾多的書畫愛好者。在今年的“六五”環境日,市環保局向市民發放了《積極爭當綠色環保志愿者 共建殷實和諧生態宜居新淄博》小冊子,積極邀請市民對淄博市環保工作進行監督和評判。
2011年,我市環保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我市產業結構重,環境容量小,經濟快速發展與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環境需求與環境現狀之間有很大差距。2012年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環保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
在新的一年里,為更好地做好我市的環保工作,進一步改進環保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促進環境質量有效改善,敬請通過淄博市環境保護局網站(www.zbepb.gov.cn)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環境保護你我他,碧水藍天靠大家。市環保局將認真梳理并積極采納公眾提出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