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成都蘭桂酒樓在大廳貼上了一張特別的宣傳海報:“蘭桂酒樓自2012年1月1日起,全面停售魚翅類菜品”。店方稱此舉是為了倡導環保。
然而,業內人士對該酒樓的做法褒貶不一,有人甚至稱此舉為“商業炒作”。面對質疑,蘭桂酒樓表示:“不管別人怎么說,這項規定都會繼續實施下去。”
停售魚翅
出于環保角度做此決定
昨日上午,高新區府城大道東段蘭桂酒樓內,在一名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蘭桂酒樓相關負責人曾先生將一張海報貼在了酒樓的大廳里:在藍色大海的背景上,一雙大手捧起一條躍起的鯊魚。海報中間是一行大字:“蘭桂酒樓自2012年1月1日起,全面停售魚翅類菜品”。
曾先生說,停售魚翅的決定大約在3個月前就開始醞釀,出發點是保護動物。“我們看過很多環保類的節目和報道,知道消費魚翅對鯊魚的生存帶來極大的危害。從環保的角度出發,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這個決定從最初的想法到最后的實施并不容易。“最初,總經理龍先生提出了這個想法,但在股東大會上,遭到一些股東的反對。有人認為,魚翅是傳統名貴菜品,如果停售魚翅,必然會讓酒樓的營業額下滑。同時,一些股東也擔心,停售魚翅后,魚翅的替代產品不能很好地被客戶接受。”最后,經過幾次會議,停售魚翅類菜品的決定最終得到多數人的支持。
業內聲音
有人贊揚有人質疑是炒作
據曾先生稱,魚翅類菜品目前在酒樓的總收入中占到10%以上的比重。“酒樓每個月的收入在300萬左右,其中魚翅類菜品的收入大約能占到40萬左右。短期來看,確實會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但從長遠來看,有利于企業社會形象的樹立。”作出決定后,曾先生說,酒樓從一個月前就開始處理魚翅產品。“該退的退,該取消訂單的取消。完全停售仍需要一些時間,目前酒樓還剩下很少一部分魚翅,其中一些是半成品。”昨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看到,該酒樓廚房仍有少量魚翅。 曾先生表示,停售魚翅類菜品后,酒樓將研發新的替代菜品。“可以用一些新的、健康的食材來代替魚翅菜品。這個決定不僅能響應保護動物的號召,也能促進公司團隊研發新的替代菜品。”
獲悉蘭桂酒樓宣布停售魚翅類菜品消息后,業內人士對此反應不一。有人認為是環保之舉,值得提倡;也有人質疑這是一種商業炒作,是酒樓為了擴大自己的知名度進行的商業行為。成都一海鮮食府的總經理對此舉持“部分認同”觀點,但她同時認為,即使他們真的是出于環保角度考慮,也沒有必要如此大張旗鼓對外宣傳,多少有些營銷炒作的目的。
停售背后是否還有隱情?
蘭桂酒樓宣布停售魚翅,除了商家自稱“出了環保的目的”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比如魚翅貨源減少,食客減少等原因呢?對此,成都商報記者走訪了成都多家高檔酒樓,進行深入調查———
食客減少?
鑒于食用魚翅使鯊魚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數量急劇減少,許多地區開始立法禁售魚翅,眾多動物保護組織和名人紛紛呼吁停止食用鯊魚,籃球巨星姚明也參與了此類活動,其廣告詞“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通過媒體廣為傳播,深入人心。社會輿論和媒體的宣傳,是否導致食客減少,從而使酒樓被迫作出停售魚翅的決定呢?
根據蘭桂酒樓提供給記者的數據,魚翅類菜品目前在該酒樓的總收入中占到10%以上的比重。該酒樓相關負責人稱,食用魚翅的顧客并沒有減少的現象。但有部分高檔酒樓表示,魚翅的銷量下降是大趨勢,80后的客人已很少點魚翅,一海鮮食府的魚翅銷量已低于龍蝦等其他海產品。
據成都一知名高檔酒樓負責人稱,目前酒樓雖然出售魚翅類菜品,但總量較少。“受環保思想及一些傳言影響,目前我們的魚翅產品在總銷售收入中占的比重并不高。”另外一家海鮮食府總經理則稱,魚翅的銷量下降是大趨勢,蘭桂酒樓只是提前走出了這一步。“現在消費魚翅的主要是60和70年代生人,一些人請客為了面子會點魚翅,但80后客人已很少點。現在我們這個海鮮食府魚翅的銷量,已遠遠低于龍蝦等其他海產品。但要我們完全停止銷售魚翅,仍然很難做到。”
四川省飯店與餐飲娛樂行業協會會長何濤稱,目前魚翅的銷售在成都較為普遍,“中高端酒店幾乎都有”。對蘭桂酒樓停售魚翅一事,他表示不便發表意見。
貨源減少?
據媒體報道,拒絕魚翅逐漸成為世界性的風潮,歐盟不久前立法全面禁止捕鯊取翅,美國去年也通過了護鯊法規。據統計,全球有110種鯊魚正處在瀕臨滅絕的邊緣,一些鯊魚的數量在過去50年內減少了80%。鯊魚數量的減少,作為一大魚翅出口地的歐盟全面禁止捕鯊取翅,而中國又是魚翅進口大國,在這個大的背景下,成都酒樓的魚翅貨源是否因此減少,蘭桂酒樓宣布停售魚翅是否也有魚翅貨源減少的原因?對此,蘭桂酒樓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之前從青石橋和廣東進貨,貨源沒有減少,甚至魚翅的批發價還有所下降。
專家聲音
魚翅尚未檢測到有特殊營養物質
來自鯊魚鰭骨的魚翅是傳統“海味八珍”之一,與燕窩、海參和鮑魚合稱為中國四大“美味”,素有“美容益壽”之譽。自明代以來,魚翅就被列為御膳。至今,在國內餐飲業內,魚翅的地位仍是難以撼動的,甚至有“無魚翅不成宴”之說。但魚翅的營養價值真的與其盛名相符嗎?
昨日下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營養科主任胡雯表示,魚翅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有抗衰老的作用,因此魚翅被一些人認為是美容養顏的滋補食物。但事實上,這種膠原蛋白很難被人體吸收。“一些動物實驗表明,膠原蛋白被吸收的效率較低,即使吃下去,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胡雯說,魚翅之所以被人們奉為名貴菜品,位列“海味八珍”,很大原因上是由“物以稀為貴”的消費心理引起的,同時,許多消費者將吃魚翅當成是“顯示個人身份和地位”的一種方式。“對于內陸的居民來說,鯊魚少見,鯊魚魚鰭就更少見了。因為少,所以珍貴。然而事實上,目前尚未檢測到魚翅內有特殊的營養物質。“魚翅內含的蛋白質以及膠原蛋白,很多食物里都有,如雞蛋和牛奶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豬蹄里也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從營養學上來說,吃魚翅和吃這些食物區別不大。”
延伸
閱讀
拒絕殺戮 魚翅是否會告別中國人餐桌
編者按:無獨有偶,香港半島酒店集團近日宣布,從明年起停售魚翅。這則消息讓《時代》周刊等國際媒體都加入了討論,引發了一輪關于停售魚翅的熱議。《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了《別了,魚翅之都?》的專題文章,深入探討停售魚翅的影響和原因。
長期以來,魚翅是粵菜的代表作,更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征。香港半島酒店集團近日宣布,從明年初停售魚翅羹,消息讓國際媒體都加入了討論,這一新趨勢是否意味著魚翅將最終從中國人餐桌上消失?
呼聲:請放過鯊魚
香港半島酒店集團日前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旗下所轄香港、上海、北京、東京、曼谷及芝加哥等多個城市的半島酒店停止供應魚翅食品,原因是“考慮到鯊魚生存受到的威脅,而且這一決定也同酒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符”。 美國《時代》周刊報道了這條新聞,認為這代表了一個新趨勢的誕生。英國《衛報》也注意到“魚翅之都”的變化,該報指出,香港多家酒店已開始提倡客人減少魚翅消費———若有客人預訂酒席,酒店就建議客人以其他菜品替代魚翅,并免費贈送一晚的酒店套房或以其他折扣作為鼓勵。
拒絕魚翅是世界性的風潮,歐盟不久前立法全面禁止捕鯊取翅,美國去年也通過了護鯊法規。鯊魚位于海洋食物鏈頂端,對生態平衡至關重要,但過去30年,全球90%的鯊魚消失了,大部分死在了捕魚者手里。環保者反對吃魚翅的另一個理由也很有說服力,即人們獲取魚翅的過程非常血腥殘忍,令人發指。一些漁人從海里捕獲到鯊魚后,往往用電鋸把鯊魚的背鰭、胸鰭和尾鰭活生生地割下,再把血淋淋的殘鯊丟回海中,任它們痛苦地失血而死。
走向:不要魚翅要環保
香港《星島日報》評論認為,宴會時放棄魚翅,只是少了一點選擇,就可盡自己地球公民一點責任。未來加入無魚翅行列的大企業、大機構必然有增無減。“魚翅之都”開始對魚翅說“不”,說明了事態的走向。在中國內地,越來越多的動物保護組織和個人意識到魚翅貿易和消費給鯊魚帶來的巨大危害,發起拒絕魚翅的運動。某著名網購網站數年來一直封殺魚翅類產品的買賣。著名運動員姚明也加入了國際動物保護組織“野生救援協會”的活動,成為護鯊大使,努力說服民眾不再食用魚翅。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夏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的魚翅銷量減少了1/3。今年9、10月份期間,魚翅的批發價格縮水了20%。《時代》周刊則認為:“新的趨勢能否長久持續下去還有待觀察,但或許那些持之以恒的環保倡議終于開始發揮作用了。”(節選)
成都商報記者 胡挺 攝影 王效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