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實施后,我國將有三分之二城市達不到空氣質量要求。
“我們做了測算,新標準實施后,我們國家將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達不到空氣質量的要求。”吳曉青說,“這說明我們面臨嚴峻挑戰,也說明大氣污染治理任務非常艱巨,要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才能改善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
吳曉青在發布會上也表示,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不能達標,并不意味著這些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惡化,而是因為標準加嚴、提高了。他說,為了實現空氣質量早日達標,目前環保部正在抓緊組織編制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在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的基礎上,重點解決PM2.5和臭氧等突出的區域大氣污染問題。
新標準增設了PM2.5平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污染物控制項目實現與國際標準“低軌”相接。
吳曉青表示,PM2.5的防控必須采取綜合防治的措施,要提高環境準入門檻。
杭州本月公布監測數據
記者從杭州市環保局獲悉,杭州本月將公布PM2.5的監測數據,同時推出治理汽車尾氣、優化能源結構等八條防治措施。
此外,河北省將在4月底前展開PM2.5監測。目前全省11個設區市中已有7個具備了PM2.5監測能力。
56城市具監測PM2.5條件
“到去年底為止,我們國家已經具備對PM2.5和臭氧監測條件的城市有56個,有監測設備169臺/套,同時具備PM2.5和臭氧監測條件的有50個城市。”吳曉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