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3月12日電 (王雪)3月12日是中國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廣西多個城市人們日益增強植樹環保意識卻遭遇無地種樹的尷尬。面對可供種植樹木的空地越來越少的現狀,此間專家呼吁,植綠可“另辟他徑”,不必都聚焦在植樹造林。
植樹節臨近之際,廣西南寧市開展了多項樹木種植活動,部分單位、民眾熱心植樹而提前預約,但相關部門無法安排種植地。
綠樹種植地難尋成今年植樹節種樹“難”題。廣西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接受當地媒體采訪稱,目前整個廣西綠化覆蓋率達到60.5%,城市綠化與城市建設、規劃同步,現在城市市區內植被覆蓋率基本飽和,要種樹,就要往外走,向城鄉結合處或者是農村去。
廣西南寧市園林局工作人員12日告訴中新網記者,南寧確出現樹木種植地緊張狀況。他建議,除種植綠樹,民眾植樹節參與綠化環保可通過認養已種植樹木的方式。比如公園樹木,民眾可以定期捐助經費養護,也可以自己動手定期修剪維護。
“廣西千名青年友好環境使者”隊長李龍達認為,植樹是好事,但只是年年植樹節去植樹,過后沒人養護,效果不好。“去年這個時候我們學校旁種的樹,倒了一些也沒人護理。”他覺得,“種下的樹還是需要定期養護。”
“種”很重要,“種”后的“養”亦重要。據了解,廣西柳州、梧州、百色等市已開展“認養古樹名木”活動,呼吁民眾參與綠化環保好的。在政府出臺的“門前三包”措施中,含有民眾協助綠化管理部門管護好樹木花草和綠化設施等規定。
除“養”樹外,自家“屋頂綠化”、“陽臺綠化”也漸漸成為廣西民眾參與綠化環保的重要渠道,“與其在植樹節這天湊熱鬧,不如從自家做起”已成為部分民眾的選擇。
段先生家頂樓上約有一百平米面積:楊桃、石榴、黃枇果樹……各種植物覆蓋整個樓頂。他說,估計飛機從我家樓頂上飛過,都能看到綠油油一片。
在段先生看來,樓頂種樹,不僅美化了環境,這棟樓的人也能享受到好處。“沒事散散步,挺好”。
他說,現在樓頂四戶人家各自打理自己的那塊地兒,“都種了許多植物”。(完)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