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海口3月2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李曉梅)海口新上項目不符環保要求,公眾可投票否決;招商引資達不到環保標準將“一票否決”……在項目建設年里,海口市在招商引資方面尤其注重從源頭上把好“環保關”,目前已完成建設項目環評157件,在此前的“十一五”期間,海口共否決了138個不符合產業政策、規劃和環保要求的項目。
新上項目尊重民意 公眾意見可作為否定依據
在全國,海口環境空氣質量一直保持優良水平,為維護一流生態環境這一最大發展優勢,海口市環保局對招商引進的項目都聽取公眾的意見,充分尊重民意,若大部分公眾投了“反對票”,將可作為否定項目的依據。這一做法在得到廣泛的稱贊的同時,也從源頭上提高了項目的環保門檻。
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金色海灣兩岸咖啡會所項目”。2011年7月,投資商李先生申報利用海口紫金花園一起裙樓鋪面開辦“金色海灣兩岸咖啡會所項目”,而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在編報環境影響報告等相關過程中,對建設在居民區內并產生惡臭、異味、油煙、噪聲或者其他原因直接影響周圍居民生活環境的建設項目,注意征求周圍單位和居民的意見。
海口市環保局經過開展公眾調查,收回調查表99份,其中持反對意見的有90份,絕大多數業主表示不同意。鑒于周邊住戶強烈反對,且項目餐飲排煙管道的布設難以滿足環保要求,該局作出了不予行政許可的決定。
李先生不服海口市環保局的具體行政行為,于去年10月將該局及90位持反對意見的紫金花園業主訴至海口市秀英區人民法院。海口秀英區人民法院經過調查審理認為,公眾意見可以作為否定建設項目的依據,經濟建設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法院依法作出駁回李先生全部訴訟請求的一審判決,維持了海口市環保局的具體行政行為。
最后,經過協調,李先生決定不經營產生油煙的服務內容,并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鑒于此,海口市環保局于3月14日出具了金色海灣咖啡會所的環評批復文件。如此,既支持了企業發展,也維護了公眾環境權益。
項目不符環保“一票否決” “十一五”否決138個項目
海口市從2005年的建成區面積62.64平方公里,發展到2010年的97.5平方公里, 盡管城市在擴容,但環境空氣質量卻一直保持優良水平。據悉,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招商引資時實施嚴格的環保標準,對不達標的企業實行“一票否決”。其中,“十一五”期間,海口環保局共否決了138個不符合產業政策、規劃和環保要求的項目。
海口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在引進項目過程中,已建立土地預審和環評審批相結合的審批制度,凡是沒有通過環評審批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供應土地,堅持“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
記者獲悉,海口環保局今年將優先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開展揚塵污染專項整治。重點整治建設與拆遷施工揚塵、交通道路揚塵、裸露地面揚塵、堆場揚塵、采石與石材加工揚塵,有效防治海口揚塵污染;加大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力度。開展機動車尾氣路檢,查處超標排放機動車,有效防治機動車尾氣污染;繼續做好“安靜工程”噪聲污染整治。重點解決建筑施工噪聲擾民問題。
同時,將推進環境質量預警預報系統建設,在主要旅游區和工業園區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加強環境敏感區域和重點行業環境監管。加強放射源和射線裝置監管與電磁輻射環境管理,確保環境安全。
當前,海口市在環保方面已有了清晰的規劃。至2015年,海口基本形成以高新技術、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為主導的生態產業和生態文化體系,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確保綜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