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都市快報》報道 這兩天,溫州網友都忙著給環保局長找游泳的地方,只因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給河流治污提出了一個新標準。
網友樂事:
給環保局長找“游泳勝地”
日前,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在調研城市污水處理時說:“檢驗溫瑞塘河治污成效,不以部門報上來的數據為準,要以環保局長和公用集團董事長帶頭下河游泳作為河水治理好的標準。”
不僅如此,被網友稱為“榮哥”的陳德榮還說,在哪條河道游泳,要由大家說了算。此事被溫州當地媒體報道后,眾網友就忙著去給環保局長和公用集團董事長找“游泳勝地”。
網友列出的一批污染河道,主要有龍灣狀元的“黃河水”、溫瑞塘河鹿城“豐門河”、甌浦垟的臭水溝、永中北頭橋、甌北二中、九山鞋都、黃龍家電市場旁邊的雙橋河等地方。
記者探訪:
環保稱臭河沒有人投訴
昨日,記者在甌海區新橋鎮六虹橋路翠微大道交界處附近一條河道采訪,這里屬于溫瑞塘河水系的一部分,河水已不會流動,河里發出陣陣惡臭,附近居民說這條河十多年來都如此,誰也沒辦法。
記者看到,這里河道邊多處豎著提示牌,如“嚴禁垃圾入河,違者重罰”,但與此相對的是,河道里依然漂浮著易拉罐、塑料袋等垃圾。“一到晚上,因為邊上沒有公共廁所,很多人在這里大便,加上大部分河邊的人家家里沒有廁所,往往會把馬桶里的污物往河里倒。”住在河邊的一名外來居民說,他們來溫州工作五六年了,廠子就在河邊,一到夏天,惡臭沖天。
記者就此事致電溫州市甌海區環保局。
工作人員表示,在河邊亂倒垃圾或者隨地大小便,并不由他們管,至于河道污染,因為沒接到相關投訴,不了解情況。
一個尷尬:
花費近27億沒治好臭河
溫瑞塘河北起溫州鹿城區小南門碼頭,南至瑞安市區東門白巖橋碼頭,是溫州市境內十分重要的河道水系,灌溉著溫瑞平原48.2萬畝農田,亦是當地排澇河道,曾經是沿河100萬居民生活用水和城鄉工礦企業的主要水源,更是溫州至瑞安內河航運的重要水道,被當地人稱為“母親河”。
資料顯示,溫瑞塘河初成于晉,北宋時,沿塘河遍植蓮藕,有“八十里荷塘”之稱。
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由于生活、工業、農業等污水長期大量直排入河,河道水質日益惡化。據溫州市環保局發布的數據,2000年溫瑞塘河水質滿足IV類水要求的河段長度僅占15.0%,V類及劣于V類河段占85.0%,許多河段水體發黑、發臭,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實際上,溫瑞塘河的綜合整治從2000年便開始了,十年來投資不小,效果卻不大。據溫州市審計局審計,截至2006年末,各級政府和全社會投入溫瑞塘河整治資金累計26.98億元。
網友評論摘選:
“我的e家”:期待環保局長和公用集團董事長帶頭下河游泳這個日子的到來。“南部開元”:溫州內河資金投入很大,但整治不明顯,陳書記的話是正確的,應該擁護。“禪靜女”:陳書記的話擲地有聲,將“以部門數據來衡量”的工作常態擺上了桌面。為什么溫州的河流長期治理不好?巨額的經費如“肉包子打狗”,那些腐敗官員現在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