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能源局鼓勵民資進入能源領域
新京報訊 (記者鐘晶晶)繼國土資源部、電監會之后,2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擴大能源領域投資的實施意見》,提出列入國家能源規劃的項目,除法律法規明確禁止的以外,均向民間資本開放,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煤加工轉化、煉油、電網等多個領域。不過多位業內人士以及專家仍擔心稱《意見》因缺乏具體細則而難有效果,且一些關鍵性問題還未解決。
按照此前國務院的要求,今年6月底前各中央相關部門要出臺“新36條”實施意見。一些進展不理想的壟斷行業出臺實施意見也備受關注。截至目前,國土資源部、電監會也出臺了相應鼓勵民企參與能源領域開發的實施意見。
作為能源主管部門,能源局此次《意見》涵蓋了煉油、油氣管道、煤加工、新能源、電網等多個方面,在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方面,要求各主管部門和央企不得設歧視性條件。不過,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并不在鼓勵范疇中。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這意味著上游壟斷將會依舊存在,一些關鍵性問題未能解決。
與此前電監會出臺的意見相比,能源局明確提出了支持民間資本投資電網建設,但未提及具體細則。而在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走出去”中也未提及具體支持手段。
民營油企代表人物、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表示,看了實施意見,感覺民營油企想干的,政策都沒提及。此次《意見》中提及鼓勵民間資本參股建設大型煉油項目,以多種形式建設和運營大型煉油項目中的部分裝置或特定生產環節。趙友山表示,上游領域需要的資金很大,對很多民企而言,他們更希望下游市場能夠放開,例如能放開民營油企去海外進口原油和成品油,但這個問題依舊沒有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