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 努力建設宜居之都
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建設和諧宜居之都。大力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全面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落實大氣污染治理各項措施,加大以PM2.5為重點的環境治理力度。
加大垃圾污水噪聲治理力度
加強綠色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建設“山區綠屏、平原綠網、城市綠景”三大生態體系,抓好郊野公園、森林公園等重大項目規劃建設。
加快國際山地休閑度假區、中國樂谷、國際綠色休閑旅游產業綜合示范區、世界地質公園等重大生態涵養發展項目的建設,加快京西北進京通道建設,積極爭辦世界園藝博覽會,推動綠色北京示范區建設,發揮北部地區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加大垃圾、污水、噪聲等污染治理力度,推廣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提高再生資源利用水平。
推進五環內城區無煤化建設
加大能源結構調整力度,推進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工程,推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推進五環內城區無煤化建設,努力建設“無煤城市”,壓縮郊區用煤總量,降低碳排放水平。
加大機動車污染治理力度,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加大揚塵污染防治力度,推進區域大氣治理聯防聯控,建立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絡。
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提高水資源再生利用水平。加強對密云水庫及其周邊等重要水源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繼續深化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提高水源涵養能力。
執行最嚴格能耗和環保標準
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執行最嚴格的能耗和環保標準,完善節能減排計量體系建設,強化目標責任考核,健全落后產能退出機制,重點抓好工業、交通、建筑、公共機構等領域節能減排。
完善節能減排激勵機制,鼓勵低碳技術創新,鼓勵節能新技術、新產品運用。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加強對區域土地利用的統籌,提高土地集約使用水平。
■ 代表說
北京這次把環保工作提升到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這說明環保工作已經融入到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中,我們感到了壓力和責任。
按照今年全市集中造林的這個規模,我們覺得“十二五”內實現市委報告提出的“山區綠屏、平原綠網、城市綠景”的目標肯定沒問題。
——市園林綠化局書記組書記、局長鄧乃平
■ 市民說
報告說要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加大以PM2.5為重點的環境治理力度,這對建設世界城市是十分重要的。
——建國門街道西總布社區第二支部黨員劉美
今年街道辦事處為我們小區種了2600棵月季和冬青樹,環境變好了,大家的心氣兒也順了,居民還自發成立了志愿者服務隊。
——朝外街道天福園社區居民王悅紅
歡迎發表評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