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全國人大環資委和水利部共同組辦的“中華環保世紀行——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新聞采訪組來到遼寧省采訪,省水利廳廳長史會云說:“完善建設項目涉水行政審批管理辦法,用制度保證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
近十年,遼寧省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57.5%。其中,遼河流域達82.8%,渾太河流域高達95.5%,大小凌河及西部沿海諸河達到89.1%,繼續開發難度很大。2011年,該省水資源總量341.79億立方米,總供用水量144.56億立方米,工業用水量24.02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16.6%。
熱電廠用中水發電
“水是油呀!”營口市水利局局長鄒廣成感嘆地說。
營口市地處渤海之濱和大遼河入海口,雖然地處遼寧沿海經濟帶的優越位置,但大遼河水污染較為嚴重,營口市人均占有水資源量434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20%,水資源短缺問題突出。
2008年8月,開工建設的遼寧營口華能熱電廠,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大型熱電建設項目,該項目投產立項后,第一關是政府的用水審批關。經松遼水利委員會審批,給出華能營口熱電廠項目的兩個用水方案:或者采用中水發電,或者采用海水淡化發電,不能使用自來水生產發電。該企業經過權衡,選擇了使用經過處理的城市中水來發電。
華能營口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翟樹濤說:“我們企業一年總用水量700萬噸,投產以來,累計使用城市中水近1800萬噸。”為華能熱電廠提供中水的是營口市西部污水處理廠,每日提供2~3萬噸處理后的城市中水,由專用管線輸入華能熱電廠的中水深度處理車間,經過曝氣生物濾池去除氨氮等工藝后,作為循環冷卻水、熱網補充水、脫硫用水及除鹽系統的補充水。同時,華能熱電廠將生產環節排放的廢水經過循環系統處理后,用于熱電廠的煤場噴淋、輸煤棧橋沖洗等,實現了該企業工業用水的“零排放”目標。
“如果沒有嚴格的審批許可制度,企業決不會主動使用中水發電。”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副巡視員陳明說,“對于企業來說,使用經過處理的中水成本肯定比自來水高。水資源是涉及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從管理者的角度,對于水的分配與使用,首先要考慮整個社會的公平配置。”
鋼廠挖潛改造節水型工藝
鞍鋼集團公司是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老企業,它的用水占鞍山市工業用水的三分之二左右。鞍山市是一座資源型缺水城市,水資源總量為28.64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825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37%,供水緊張、地下水超采和水環境惡化等水資源問題并存。
記者了解到,鞍鋼在水資源利用治理方面,一方面注重調整供水工藝,調整產業結構、實行一水多用,嚴格用水管理,對耗水重點部位進行技術改造。另一方面,采用污水處理和中水利用技術,基本實現了污水“零排放”,實現了增產不增水的目標,噸鋼耗水比2003年下降了70%左右。
記者在鞍鋼新建的3號高爐前看到,這個容積3200立方米的大高爐,替代了歷史上4座容積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爐。小高爐生產用水全部為直流用水,即直用直排,一噸鋼在生產過程中要消耗3.8噸的水。在水處理設施穩定運行的狀態下,新建高爐系統可實現不外排廢水,噸鐵耗新水0.5立方米。
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和污水回收利用是工業節水的重點,鞍鋼興建日處理能力22萬噸的西大溝工業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水作為環水返回生產工序中。2010年,鞍鋼建成2000立方米/h深度處理系統,處理后的水作為“工業新水”回用于生產。目前,西大溝污水處理廠已具有三個等級處理工藝的污水處理廠。
淡化海水發展生產
如果將企業比喻為一頭牛,那么,政府在執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政策中的角色就是農夫,對企業既有牽的政策,也有打的政策。通過嚴格合理的獎懲制度,使節水制度貫徹到底,使節水企業不吃虧,鼓勵企業通過技術革新改造達到經濟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是中石油最大的含硫原油加工基地和我國重要的石化產品出口基地之一。從2003年開始,大連石化公司先后建成投產了5000噸/日海水淡化裝置和30000噸/日再生水回用裝置,實現了海水淡化技術及中水回用技術在國內煉廠的首次應用。在實現年原油加工能力2050萬噸的同時,自行解決新增用水問題,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增加了城市污水資源循環利用比例。
記者了解到,5000噸/日海水淡化裝置采用三級反滲透膜分離技術,為公司提供鍋爐軟化水。再生水回用裝置總產水規模30000噸/日,以大連市春柳河污水處理廠的二級處理出水為源水,經技術處理后,生產出供煉化生產裝置使用的高品質工業用水。
據介紹,大連石化每日消耗的水資源由再生水、海水、自來水和冷卻循環水四部分組成。其中,再生水3萬立方米、海水淡化5000立方米、自來水公司每日配給新鮮水800立方米,還有3億立方米的冷卻循環水(直接使用海水)。企業通過利用海水淡化等非常規水進行生產,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減輕了環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