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車牌搖號新能源車遇冷
文/記者葉平生、盧迎新、劉俊
政府提供了1090個新能源車牌指標用于無償搖號,并且還提供了每輛車1萬元的購車補貼,沒想到符合條件的申請者個人及單位總計卻只有186個,剩下足足904個指標無人申請,不得已要將指標挪到下一期改為普通車車牌指標進行搖號配置。在昨天舉行的廣州首次中小客車車牌指標搖號現場,新能源車牌指標搖號遇冷成為會場最大的看點之一。
1090個新能源車指標只有186宗申請
昨天上午9時48分,廣州首次中小客車指標搖號活動現場,主持人宣布“個人新能源車指標搖號環節開始”。根據此前的計劃,當天可供搖號產生的個人新能源車車牌指標共計960個。而按照廣州市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每位申請新能源車指標、并在限定時間里完成購車上牌登記手續的申請人,還將獲得政府提供的每車1萬元的補貼款。大約4分鐘過后,搖號結果出爐,系統顯示只有170個個人新能源車指標找到了東家,剩余790個指標都因無人申請而成為“廢標”。兩分鐘后,同樣的一幕在單位新能源車指標搖號環節再次上演。在政府提供的130個單位新能源車牌指標中,只有16個指標有了著落,剩下114個指標因為無人申請而“廢標”。兩者相加,共有多達904個單位及個人新能源指標無人申請,占首次新能源車牌指標搖號總數的83%。其中,個人新能源車指標廢標率為82.3%,單位新能源車指標廢標率為87.7%。
“我是8月1日子夜零點剛過就報名參加了首次搖號活動,想拿個上牌指標去買一部吉普車。”昨天,申請者陳先生告訴記者,經過查詢,他最終未能中簽首次車牌指標搖號。但即使如此,他也不想改變車輛申請類型,“去申請新能源車指標”,而是寧愿“再等等看吧,看看下個月還有沒有機會能夠中簽!”陳先生告訴記者,他之所以堅持要選普通車指標而不愿意換成新能源車,主要是因為,他買車的目的主要是想要在休假的時候開出去旅游的。如果開新能源車出去的話,用起來可能就沒那么方便了。
政協委員建議:從下期搖號起下調新能源車指標配額
受邀到現場見證首次車牌搖號過程的市政協常委曹志偉認為,新能源車指標搖號出現中簽率100%,新能源車的配額指標遠大于申請人數量的情況,說明大多數人對新能源汽車不熟悉,處于觀望,需要加強宣傳推廣和配套設施建設。他建議有購車需要的準車主可考慮一下購買新能源汽車,一方面支持環保,二方面享受國家相關優惠補貼政策,三方面中簽概率也高。同時,他還建議市中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可以從下一期搖號開始,適當暫時調低新能源車指標的配額。
市中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表示,對于上述這些未能配置出去的節能及新能源車車牌指標,將由他們辦公室予以收回,并改為普通車車牌指標,納入下一次搖號進行配置。其中,790個未配置的個人新能源車指標將納入9月份的搖號,114個單位新能源車指標將納入10月份的搖號配置——單位指標搖號每兩個月舉行一次。
嘗鮮車主:聽說上牌有“綠色通道”就訂了混合動力車
與上述準車主對節能及新能源車持普遍擔心態度不同,在本次搖號之前,也有不少市民瞄準了節能及新能源車比較容易上牌的好處,嘗鮮購買混合動力轎車。“我聽4S店的員工說買這車上牌有‘綠色通道’。”剛剛訂購了一部凱美瑞混合動力轎車的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早前并不知道調控的消息,錯過了6月30日“突擊”買車的機會。
張先生說,今年2月份,他家里剛剛新買了一部凱美瑞汽車。由于家里的孩子也準備要開車,車不夠用了,所以遲早都會再買一部。上個月,他到4S店保養汽車,店里顯眼位置擺放的混合動力樣車吸引了他的興趣。張先生表示,店員告訴他買混合動力轎車也要參加搖號,但是“拿到牌的機會比一般車要高”。于是,他就欣然交了2萬元定金,預訂了一部凱美瑞混合動力轎車。談到是否擔心它的性能時,張先生稱,他身邊有個朋友開雷克薩斯的混合動力轎車已有好一段時間了,“聽說用得還挺好的”。
不過,對于習慣了傳統汽油車的市民來說,購買混合動力車確實是件“新鮮事”。記者隨機訪問了5位車主,他們紛紛表示此前沒有考慮過購買。
搖號代表:
搖號過程公正公平
在昨天的首次搖號活動結束后,記者在現場對隨機選出的搖號代表進行了采訪,多名代表均表示,此次搖號還是比較公平公開的。從事通信行業的劉波是6名隨機選出的搖號代表中的一位。他告訴記者,他本月3日在網上報名參加搖號,上周六則接到電話,工作人員問他是否愿意參加現場搖號。他笑著告訴記者,“今天我個人覺得搖號過程還是比較公正公平的。不知道我自己有沒有中簽,一會才能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