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鷗制圖
本報訊 (記者張雋波)省環保廳8月7日傳出喜訊:今年前7個月全省11個省轄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為204天,同比增加3天,優良天數比例為95.8%,其中一級天數平均42天,11個省轄市城區平均綜合污染指數為1.69,同比下降7.1%。
這些成績得益于我省近年來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工程、綠色生態工程,持續開展環境質量大整治、大提升、大改善,環境質量呈現明顯改善、穩中向好的態勢。2011年與2005年相比,11個省轄市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由226天增加到347天,增加121天,其中,一級天數由12天增加到109天;平均空氣綜合污染指數下降61.6%,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49.3%;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下降17.60%和13.93%,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我省的約束性目標任務;11個省轄市城區空氣質量達二級標準的由0個增加到10個,國家考核的5個重點城市全部摘掉空氣污染最嚴重的“黑帽子”;全省監測的地表水斷面中,重污染斷面比例由63.1%下降到27.8%,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由 12.6%上升到45.4%;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分別下降56.1%和69.2%;國家考核的9個斷面全部達標。
“十一五”期間,省環保廳與14個省直部門聯合出臺20多項環境管理制度,對4420余家環境違法企業采取綜合制裁措施;依法開展了區域流域環境綜合整治、焦化行業清理整頓、飲用水源保護等20多項的環保專項執法行動,依法關閉各類違法排污企業和設施7839個,停產治理2385個,妥善處理各類環境信訪3萬余件,較好地維護了人民群眾環境權益。
“十二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正處于轉型跨越的關鍵時期,為使我省環境空氣質量進一步穩定和提升,水環境質量進一步好轉和改善,生態環境進一步治理和修復,省環保廳決定將藍天碧水工程擴容和提質,在全省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實施綠色生態工程,范圍包括“一核一圈三群”城市群內的11個省轄城市、45個縣市以及主要河流源頭、高速公路沿線的21個縣,涵蓋了全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90%以上的地區。同時,全面實施“減排、凈空、凈水、清潔、提質、創建”六大工程建設,到2015年,全省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分別比 2010年減少 11.3%、13.9%、9.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