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給政策 新區獲兩個“先行先試”
給政策 新區獲兩個“先行先試”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特派北京記者丁煒娜)按照國務院批復精神,日前國家發改委印發了《蘭州新區建設指導意見》,確定在五個方面給予蘭州新區政策扶持,其中的兩個“先行先試”具有相當的重量級。國家將允許和支持蘭州新區在行政管理體制、涉外經濟體制、社會管理體制、技術創新和服務體系、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并允許在土地開發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試。
支持政策
第一個“先行先試”
在行政管理體制、涉外經濟體制、社會管理體制、技術創新和服務體系、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
第二個“先行先試”
在土地開發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試
戰略定位
確定蘭州新區四大戰略定位
《指導意見》明確了蘭州新區建設的總體思路。蘭州新區建設要突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突出產業特色和節能環保,深入推進循環經濟示范,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突出對內對外開放,培育內陸開放型經濟;突出改革創新,建設成為科學發展新區、生態示范新區和產業轉型升級新區。“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這是《指導意見》確定的蘭州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
——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以新區建設為契機,調整城市空間結構,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區與老城區聯動發展、整體提升,實現新區建設與產業升級“雙輪驅動”、協同推進,把蘭州市建設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依托蘭州加工制造產業基礎雄厚和人才智力資源密集的優勢,發揮大項目龍頭帶動作用,集聚發展關聯配套產業,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石油化工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基地。
——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發揮蘭州市作為西北內陸地區綜合交通運輸樞紐與現代物流中心的作用,積極拓展經貿、文化交流,建立廣泛的合作機制,建設成為面向中亞、西亞的區域性國際交流戰略平臺。
——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因地制宜合理確定承接重點,著力引進具有市場前景的產業和技術裝備先進的企業,著力推進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優先發展先進制造、資源深加工和高新技術產業。
空間布局
空間分三部分布局有重點
根據自然地理條件,產業發展基礎及未來發展定位,《指導意見》將蘭州新區在空間上分為現代農業建設示范區、生態保護與林業建設示范區和核心發展區。
現代農業建設示范區,重點發展現代農業和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生態保護與林業建設示范區,主要利用荒山丘陵、依托現有濕地和引大入秦工程開展生態保護與建設,構筑新區北部生態屏障,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核心發展區,主要集聚產業和人口,重點布局發展石化化工、裝備制造、現代物流等產業,建設綜合功能區。
《指導意見》特別指出,合理確定蘭州新區建設用地規模和布局,新區控制范圍和近期建設面積要與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做好銜接。
扶持政策
體制機制多方面可先行先試
《指導意見》制定了針對蘭州新區發展的五大扶持政策,允許蘭州新區在行政管理體制、涉外經濟體制、社會管理體制、技術創新和服務體系、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以及土地開發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試。
一是支持體制機制創新。允許和支持蘭州新區在行政管理體制、涉外經濟體制、社會管理體制、技術創新和服務體系、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為推動蘭州新區建設提供體制動力和保障。
二是實施差別化土地政策。新區范圍內的耕地占補平衡在全省范圍內統籌解決。在嚴格保護耕地和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鼓勵新區開發利用未利用土地,允許在土地開發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試。
三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支持力度。對蘭州新區調蓄水庫、供水、城市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優先安排和重點支持。對蘭州新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適當降低資本金比例要求。探索建立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加強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修復。將蘭州新區北部防護林網和南部林業帶納入國家三北防護林建設體系,支持蘭州新區建設國家級濕地保護區。
四是優先布局重大項目。國家在重大項目布局上給予蘭州新區重點支持,對蘭州老城區搬遷改造進入新區的企業按照有關規定予以政策扶持,對承接產業轉移項目和社會資本在蘭州新區建設的重大項目優先核準,支持蘭州新區產業發展。甘肅省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將相關經濟管理權限下放給蘭州新區。
五是加大金融支持。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在蘭州新區設立分支機構,進一步加大對新區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蘭州新區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建立健全各類投融資主體。
發展方向
形成新老城區錯位發展新格局
根據蘭州新區資源和生產要素稟賦、區位條件以及新區在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發展中所承擔的功能,《指導意見》確定了新區四個重要發展方向。
首先是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堅持高標準,嚴謹污染產業和落后生產能力轉入,著力推進產業機構調整,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重點打造先進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集群,深入推進循環經濟示范,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進形成新區和老城區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的城市發展新格局,大力提升自我發展能力。
第二是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指導意見》要求,積極實施新區綠化工程,加強城市綠化廊道和綠地系統建設。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和生態建設力度,構建防風固沙生態防護安全屏障,探索流域生態補償機制,保障黃河流域生態安全。提高產業準入門檻,鼓勵企業清潔生產,優先啟動污水、垃圾處理等基建項目,著力推進大氣污染物減排工程建設。
第三是著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加快構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與培訓,促進有技能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有序轉移。以工業化帶動城市化,通過產業發展和擴大就業,適度帶動老城區人口轉移,妥善安置舟曲災區異地搬遷居民。積極穩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通過新區建設,促進轄區現有農民逐步融入城市,同時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提高區域城鎮化水平。
第四是著力深化改革開放。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強化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規范行政行為,提高行政效能。加大與中亞西亞及亞歐大陸橋沿線城市的經貿合作交流,努力在擴大開放中贏得更多發展機遇。支持蘭州新區內符合條件和地區,按程序申請設立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為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