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與環保部舉行部省會談并簽署合作協議
本報訊 (四川日報記者 方小虎 劉宇男) 9月10日,我省與環境保護部在成都舉行部省工作會談,并簽署《加強四川省環境保護工作合作協議》。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環境保護部部長、黨組書記周生賢,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巨峰,省委副書記李春城等出席會談和簽約儀式。
劉奇葆說,長期以來國家環保部對四川工作支持力度非常大,特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環保部迅速啟動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對我省環境應急搶險救災、環境保護等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在我省過去三年多的災后重建艱辛歷程中,環保部繼續給予了我們許多寶貴支持,將飲用水源保護、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復等重大環境整治項目列入國家重建總體規劃,對我省成蘭鐵路、成渝客專、西成客專、成貴鐵路等一批災后重建重大項目環評給予支持,將我省列入第三批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省。這些重大支持,不僅加快了我省災后生態恢復重建步伐,提高了災區生態環境抗災減災能力,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經濟在大災之后的快速恢復和加快發展。
劉奇葆說,四川生態環境在國家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做好四川環境保護工作,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是國家交給四川的重大任務,也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四川是我國西部后發地區,我們要學習先進地區成功經驗,也要避免前面走過的彎路,把環境保護工作做得更好。同時要看到,四川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地區,西部高原等地區的生態環境還十分脆弱,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任務艱巨而繁重,又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時期,需要國家環保部繼續傾力支持和科學指導。這次部省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將進一步加大對我省環境保護工作的支持,是四川省加強生態建設的重大機遇。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加快推進生態省建設步伐,堅持加快發展和保護環境并重,進一步加強大氣、水體、土壤和重金屬污染防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探索建立環保收費制度和生態補償機制,促進經濟與環境、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們將主動加強與環保部的協調合作,加大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推動部省合作協議各項內容落實到位。
周生賢說,四川省委、省政府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福祉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加強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在保護中搞建設,在建設中抓保護,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天藍、水清、地凈的生產生活環境。特別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在艱苦卓絕的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中,四川的環保工作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強,不僅全面勝利完成了災后恢復重建任務,推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整體性跨越,還使全省環保工作更具特色、水平提升,也為長遠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周生賢說,四川是西部大省,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深化改革開放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環境保護部將認真落實雙方簽署的協議,全力支持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一是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對滿足行業準入條件和民眾支持的重大項目,在新增總量指標審核上給予扶持;二是支持成都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加強環保績效考核,劃定環境功能區,健全環保監管體系;三是支持加強重點流域領域污染防治,在三峽庫區上游水污染防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重金屬污染治理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四是支持生態建設和保護,加快生態省建設和生態示范區創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實施青藏高原規劃;五是支持創新環保體制機制,深化排污權交易、環境污染責任強制保險和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六是支持環保能力建設,在各類標準化建設、環保業務用房建設、專項監測能力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予以傾斜。
蔣巨峰介紹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請求環境保護部支持解決的有關事項,并與周生賢分別代表四川省和環境保護部簽署了《加強四川省環境保護工作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環境保護部與我省將圍繞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全面推進污染減排、深化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支持成都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創新環境保護體制機制、加強環保基礎能力建設等七個方面內容全面開展合作,把四川建設成為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和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道路,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積累經驗。
省委常委、秘書長陳光志,副省長陳文華,省政府秘書長于偉等出席會談和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