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南沙是廣州的最后一塊凈土,對于這句話,楊彥是贊同的,不過要讓楊彥選擇在南沙置業卻也不那么心甘情愿,曾經由于工業區劃功能調整,導致重化工云集南沙的現狀,讓楊彥對南沙的環境前景暗自憂心。
經濟與環境這一對“二律背反”的孿生兒,他們的共生共存能否在南沙得到全新破題?南沙經濟發展的同時,能否留住廣州的最后凈土,這些是南沙執政者們最需直面的問題。
現狀??
心醉的飛鳥天堂
沿著高速路一路疾馳,地鐵在高架上方緩緩駛過,蔥綠的樹林和波光粼粼的濕地相互掩映,許多像楊彥這樣的都市白領,每周都會驅車或者坐地鐵,來南沙騎行綠道,走走嶺南水鄉田野小道,敞開胸扉呼吸最新鮮的氧氣。位于海邊的南沙濕地公園,則是楊彥們最向往的地方,對于攝影發燒友來說,這里是他們攫取大自然奇妙勝景的絕佳地域。
南沙濕地公園地處出海口珠江西岸。“經過20多年的圍墾和經營,保持了農耕水養的產業結構,土地原始狀態良好,生態環境得到妥善保護。放養魚蝦蟹,種植蓮藕、香蕉、甘蔗,碧水藍天,滿目青翠”。
“濕地內有10多個品種的紅樹林、蘆葦形成的上千畝蘆葦蕩,以吸引各種大量的飛鳥在公園內繁衍生息,形成珠江三角洲難得一見的鳥類天堂?!?/p>
“每年冬季,成千上萬的絲光掠鳥從北方飛來越冬,有24種上萬只鳥類在此棲息覓食,其中包括非常珍稀的黑面琵鷺、白琵鷺、黑翅長腳鷸等,野鴨成群、蒼鷺佇立的場景令人沉醉。”
“蘆葦蕩中還有大面積的觀賞性荷花,形成壯觀的荷景,約25公里的迂回曲折小河形成曲水迷宮。在這里游覽,可享受‘曲水蘆葦蕩,鳥息紅樹林,萬頃荷色美,人鳥樂游悠’的意境。”
百度百科中,有著羊城新八景“濕地晚唱”美譽的南沙,被描繪成人間仙境。
“每次看著一群雪白的鷺鳥盤旋在金黃的蘆葦上,心都快醉了?!睏顝┱f,他每次來到南沙,都會在濕地公園流連忘返,“連我和我夫人的婚紗照,都是在濕地公園和百萬葵園照的”。
隱患??
曾被規劃為重化工業轉移基地
如此推崇南沙的自然風光,楊彥也自然想在南沙置業,不過有一個問題讓他遲遲未下定決心。
“南沙在規劃為新區之前,曾經被規劃為廣州的重化工業轉移基地,廣州造紙廠等重化工企業當年都被搬遷到南沙,現在南沙也是重型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密集區,一些有巨大污染隱患的企業,都集中在這里?!边@些因素的存在,讓楊彥對南沙生態環境的前景充滿疑慮。
的確,龍穴島、小虎島無一不是重污染企業的聚集地,在最新的2011年廣東省重點污染源環境保護信用評價結果中,環保嚴管企業(紅牌)中的4家企業來自廣州,而南沙區的東曹化工赫然名列榜首。
根據廣州市當年的規劃,全市137家重化工企業,幾乎所有生產液體化工產品的企業,都將悉數搬遷至南沙。此后,又發生因民眾反對致中石化項目無法落地的“鄰避事件”,將南沙長期存在的重化工污染隱患推上世人矚目的地步。
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就是,為數眾多重化工企業和重型裝備制造業是南沙優美生態環境身邊的重磅定時炸彈。
南沙排污加重城區灰霾
除了臥榻之側的隱患,處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南沙,PM2.5、灰霾等空氣污染問題日益顯現。專家表示,南沙大力發展化工、汽車、鋼鐵等產業,而廣州一年中有九個月都是吹南風,南沙正好位于東南部,堵住了廣州的風口,其工業廢氣會隨著東南風飄浮到中心城區,加重中心城區的灰霾天氣。
“廣州的風經常從南部的海上刮來,而電廠集中的南沙,正好位于廣州的南方,風正好就把污染物從南邊往城區吹?!笔煜つ仙硡^區情的能源專家周嶸認為,廣州是傳統的海洋性季風氣候城市,時常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所以廣州的PM2.5污染,海上來風與燃煤電廠的疊加功效,均“功不可沒”。
在廣州市新近舉行的空氣質量問題座談會上,來自環保部的專家表示,燃煤造成的空氣污染,占廣州空氣污染總量的38%。專家也表示,三十八個百分點的比例中,來自南沙的空氣污染貢獻率不可小視。的確,南沙區目前擁有梅山熱電、華潤熱電、珠江電廠等多家燃煤火電企業,而按照廣州市發改委的相關規劃,南沙區的橫瀝鎮又將在數年后再度建起一座燃煤熱電廠,同時南沙的紡織、鋼鐵、汽車等諸多大型企業也擁有大型燃煤供熱鍋爐?!澳仙车娜济哄仩t,可以說是廣州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睂<冶硎?。
發展??
環保須放在優先位置
“南沙對珠三角而言,環境保護非常重要?!睆V東省環保廳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鐘流舉曾向媒體表示,南沙是珠三角的幾何中心,也被稱為廣州的南肺,南沙濕地一帶,應盡可能不開發,或者避免大規模開發,“這種大規模開發對生態破壞最大?!?/p>
“我去過幾次南沙,去看那里的濕地和紅樹林,非常好。”鐘流舉說,南沙不僅有紅樹林,還有大量的灌木、蘆葦,如此美景和環境,非常難得,南沙已經成了珠三角地區很多珍稀候鳥的棲息地,“如果保護不住,那就太可惜了”。
“南沙是生態敏感區,環境保護必須要放在優先位置?!敝猩酱髮W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指出,南沙的開發在所難免,但在開發過程中,絕對不能走過去的老路——先開發后治理。周永章表示,目前在南沙小虎島一帶,已經聚集了一些化工企業,這些企業將來無可避免地會對環境有不利影響,對未來生活在南沙的居民而言,這是個不利消息。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力爭把這些化工企業搬遷出去。
保證生態環境不掉級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經濟發展往往與環境保護相悖,為了博業績不惜引入高污染或者有環境污染風險的企業,全國各地許多開發區和新區都經歷過先開發后治污的陣痛,南沙新區在未來的產業規劃中,將如何考慮這個問題?未來南沙大開發,如何在南沙新區本身的環境與協調周邊環境發展做平衡博弈?
上述這些問題,都是擺在南沙執政者面前急需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對此,南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中找到最好的平衡點,是南沙新區政府的使命,南沙新區的發展必將以“生態優先”發展理念為指導,通過科學制定高標準的準入門檻,引入獨立專業的考評機制,嚴格執行環評審批和竣工驗收制度等手段,嚴禁高污染、高能耗和資源高消耗的產業進入南沙,并強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發展,使區域整體朝綠色低碳發展。
同時,南沙新區通過控制性規劃,將生態保護區和開發建設區合理地區分開來,劃定了近200平方公里的不可開發區域,涵蓋了林地、重要濕地、基本農田、傳統水鄉村居等等,同時將規劃建設連接港澳的沿江濱海生態廊道,在香港、東莞、深圳、中山珠三角核心區域內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綠三角”。
南沙還將在現有的生態資源條件下完善整個區域的生態體系,構筑水鄉生態綠化網絡,逐步擴大濕地保護范圍,保護珠江口廣闊的水面和灘涂、濕地生物資源,加強河海交匯灣區地貌及生態濕地等生態敏感地帶的保護,科學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嚴格控制開發邊界,從多方面入手構建立體化的生態濱海新城。
負責人表示,與南沙新區總體規劃配套的綠化美化總體規劃以及水系方面的規劃也將出臺,這樣對未來南沙新城的綠線、水線以及城市綠化美化的方向有著嚴格的規定和限定。打造嶺南“水鄉之都”,就是充分利用南沙現有的水文資源,將綠化和水體充分結合起來,按照“東方威尼斯”的高標準要求,從源頭上保證了南沙新區的生態環境。
南方日報記者 晏磊
(原標題:南沙排污城區受“氣”經濟環保平衡難題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