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歐雅琴)作為科技合作周活動內容之一,昨日下午,中以(東莞)環境治理高峰論壇在會展酒店舉行,以色列專家與東莞專家、環保局官員共同研討環境治理技術。履新不久的環保局局長方燦芬在論壇上說,今年的減排任務給環保部門帶來很大壓力,但有信心完成,這是他就任環保局長后首次在公開場合談本職工作。
以色列在水處理、醫藥、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科技創新水平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是全世界重要的高科技輸出國。松山湖成功引進了“中以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園”項目,以此為載體,東莞將深入推進與以色列的科技合作。在昨日的論壇上,東莞理工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范洪波教授介紹說,東莞面臨的環保工作壓力巨大,有節能節水、環境質量、污染物資源再利用等多方面的需求。而來自以色列的阿法水生植物有限公司的雅艾爾·本澤韋女士等4名專家則介紹了目前先進的環保應用技術。
作為論壇的主持人,東莞市政府副秘書長任新合在論壇上說,節能減排任務艱巨。對于以色列專家們介紹的先進技術,任新合表示,在2005年,為了減輕環境壓力,東莞一下子減少了100萬頭生豬的存欄量。“盡管今后是否發展養殖業還不可知,但當初如果有了這么多先進的技術,或許我們就不用減少這么多的生豬量”。
“全環保系統都感覺到了這種壓力”,剛履新不久的環保局局長方燦芬也坦承了自己的感受,這也是他履新以來首次在公開場合談環保工作。他說,以色列的先進技術為東莞環保行業應用帶來了啟發。對于接下來環保工作怎么走,方燦芬說,壓力最大的是完成今年的減排任務,COD等4個指標下降的壓力很大,但有信心完成。而在減排任務完成的條件下,環保部門將利用內部平衡政策助推東莞的轉型升級,嚴控不符合環保條件的項目上馬,并淘汰耗能項目。他也建議,鎮街在打造招商引資平臺的同時,最好從中長期考慮,制定相應的環保規劃來指導招商,推動地方的環境治理。
(原標題:將嚴控不環保項目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