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通訊員 嚴公軒 記者 姚均祥)凌晨,一陣急促的警笛聲劃破了夜的寂靜,沿江公安分局長蘆派出所民警王洪資正帶著一名保安趕往轄區內化工園管委會。原來,在管委會一樓廁所內躺著一名老人,不知道是睡著還是昏迷了。
深夜里,室外溫度只有五六攝氏度,民警在現場看到,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正蜷縮在廁所門口瑟瑟發抖,老人身上只穿了幾件薄薄的單衣,腳上還纏著繃帶。民警趕緊將老人從地上扶起來,詢問老人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但老人卻始終一言不發。老人不愿意說話,無法聯系她的家人,民警便決定將老人先帶回派出所,待老人精神恢復一點后,再看能不能問出一些線索。
在派出所里,民警為老人準備了開水和熱騰騰的面條,讓老人暖暖身子,吃完面條,老人慢慢暖和起來,精神也有所緩和。在民警的詢問下,老人說自己姓胡,還有個女兒,但由于老人口音比較嚴重,民警無法分辨老人所說名字的確切寫法,只能根據大概發音幫助老人。經過一番查找,民警終于在信息平臺中找到了老人的信息,根據照片對比,應該是同一人,在老人的信息中,民警還發現老人之前被其他派出所救助過,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走失了。
為了讓老人能盡早回家,民警在與老人女兒小曹聯系之后,經過近1小時車程,連夜將老人送到六合的女兒家中。當小曹看見自己的老母親安全回來時,心情非常激動,連聲感謝派出所民警。小曹稱,母親患有輕微的老年癡呆,腿上纏著繃帶是前段時間出門不小心被車子碰到的,母親之前在六合附近走失過一次,也是被民警送回來的,這次已經走失一個星期了,家里人都很著急,到處找都沒有消息,沒想到她走了這么遠。“謝謝你們,以后我們肯定會更仔細地照顧我媽的,不會再出現走失的情況。”小曹說。
記者從沿江公安分局了解到,由于氣溫驟降,分局已快速啟動了救助管理城市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工作預案,在轄區內重點地區、重點路段特別是橋梁、涵洞等死角全面開展巡查,及時對流浪乞討人員進行救助管理,針對發現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還將實行保護性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