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13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道,環評制度與經濟發展失衡,沖擊當局拼經濟的動能。“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昨晚召集相關部會討論。據了解,會中有人提出,現行環評審查嚴重扭曲,包括臺商回臺與增加投資等重大經濟政策,都撞到“環保墻”,建議當局應展現強勢作為,修改不合時宜的環評法規或運作。
“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環評制度應該回歸創立環評制度精神,最終開發與否改由事業主管機關決策,“環保署”只提供專業的環評意見。
據透露,與會首長發言盈庭,提出現行審議程序的許多缺失。昨晚的會議聽取各部會的意見,凝聚共識,作為將來檢討環評制度的決策依據。會后江宜樺低調的表示是“交換意見”,不愿透露會議內容。
“政院”秘書長陳士魁昨晚指出,據他了解,會議主要目的是讓各部會提出實際面臨的問題,以及討論現行環評程序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并非如外界傳言,‘政院’將修‘環評法’”。
主持會議的江宜樺則通過簡訊表示,昨晚是不對外公開的過程性會議,因此不便談論細節。
官員表示,昨晚的會議,主要是源于上周四“行政院”會討論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方案,數名官員卻“離題”、對現行環評制度與程序大吐苦水。
官員透露,當時“國科會主委”朱敬一還以法官裁判離婚案、竟以“還有更好的對象”準離,暗喻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對中科案的判決不當,引來眾官員掌聲。
與會官員解釋,法院的理由之一是彰濱園區比二林園區更合適,為此朱敬一指出,法官判準夫妻離婚,不外凌虐、毆打、外遇等理由,如今卻有法官告訴一方“另一個人更適合你”,并以此為由準離。此妙喻不僅獲得許多官員贊同,就連陳沖也回應,這個比方讓人清楚易懂。
(原標題:臺當局重大經濟政策撞到“環保墻” 官員吐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