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章寧旦
11月7日,廣東省佛山市政府在全省率先成立環境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環保委)。佛山市市長掛帥擔任主任,中科院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輿論普遍認為,佛山此舉有望破解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多頭管理及事后介入等弊端。
高位決策
佛山市委副書記周天明介紹,佛山成立環境保護委員會后,將全面整合或者取代近年來先后設立的各領域的環保領導小組和聯席會議。通過環保委這個統一的統籌協調機構,理順環保工作多頭管理的現狀,實現對涉及各區、各部門的環保工作統一領導,綜合決策,高效協調,有力推進。
周天明認為,環保委的成立,意味著佛山將進一步強化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將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發展全過程,更加突出環境保護的統一性、前置性和全面性。
佛山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佛山環保工作形勢嚴峻。首先,佛山大氣環境質量有待提高。今年前三季度,佛山空氣中的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顆粒物含量未達到新的空氣質量標準,臭氧指標超標嚴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同比下降20%;其次,水環境方面,有40個水功能區達標率低,各城區中心內河涌污染嚴重,由于城市管網未完全接入污水處理廠導致處理廠負荷不足;再次,生態開發超過整個生態承載力,生態用地匱乏。這些都是佛山未來幾年須著力解決的問題。
周天明指出,過去,在環境問題的管理上存在多頭管理的情況,環境處理方式多為事后介入,導致一些環境問題發生后都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錯。之所以成立環境保護委員會,就是要改變上述現狀。
齊抓共管
記者從《佛山市環境保護委員會章程》中了解到,市環保委員會的主要職責包括:統籌、協調、推動全市的環境保護工作,研究解決區域性、全局性的環境問題,形成各職能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將環保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同時,委員會還要擔負綜合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市環保工作和環保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指導各級政府開展環保工作。此外,還負責研究、審議佛山市環境保護的重大政策、規定和措施,并組織實施和監督。
按照章程規定,環保委由市人民政府有關辦、局、直屬機構及各區政府領導組成,由市長任主任,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市長、市委宣傳部部長和組織部部長任副主任。環保委成員包括佛山的五區區長、佛山新城管委會主任以及發改局、公安局、財政局、環保局、交通局等二十二個政府部門的一把手或主要領導。首屆環保委由市長劉悅倫擔任主任。規格之高實屬罕見。
設專家組
據了解,環保委下設辦公室和專家組兩個機構。
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參與研究、擬定全市環境保護的重大政策、規定和措施,協調解決全市環境保護工作,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環保委將每年召開1次定期會議研究確定佛山全市的環境保護重大事項。
專家組也很有特色。成員由21位環保方面的專家擔任,任期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擔任組長,省環保廳副廳長陳光榮擔任副組長。其他專家還包括來自中國環科院、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清華大學、省環境監測中心、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均具有高級工程師(副教授)以上職稱,實踐經驗豐富。
記者了解到,專家組將負責對環保委相應的議事范圍進行咨詢、論證、評估和審議,提出咨詢、論證、評估和審議意見,提交環保委作決策參考。
(原標題:-標題--> 環保多頭管理弊端有望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