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合肥市正式公布PM2.5監測數據,并采用AQI播報空氣質量。肥西、肥東能否監測PM2.5呢?如何化解機動車數量與空氣污染的矛盾?空氣質量差,環保部門 會不 會被“砸雞蛋”?就上述問題,記者專訪了合肥市環保局副局長高勇。
明年底,合肥所有縣城都將擁有自己的空氣監測站
高勇表示,環保部對縣城建立空氣監測站沒有要求,目前巢湖市有3個空氣監測站,肥西1 個監測站在紫蓬山。“明年底,合肥所有縣城都將擁有自己的空氣監測站。”
高勇介紹,目前,合肥市的10個監測子站空氣質量數據,周均值和年均值都要上報給國家環保部,而各縣建立空氣監測站則不需要上報數據,主要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合肥空氣質量。
不要去買個菜都開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乘坐公交車
“機動車尾氣排放的污染物,占整個空氣污染物的15 %~20 % ,合肥作為中部省會城市對機動車尾氣的治理,在全國是中等水平。”高勇說,機動車數量激增,而空氣質量不斷下降,這對矛盾的解決,需要每一位車主有“綠色生活,低碳出行”的理念。
“不要去買個菜都開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乘坐公交車,這樣既節約能源,又節省銅板。”高勇說:“每個人既是空氣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空氣質量的保護者。”
讓每個人都有保護空氣質量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2011年,合肥市的空氣優良率超過80 % ,但2013年肯定大幅下降約50 % 。”高勇說,以前看著灰蒙蒙的天,用API指數統計,不超過100的都是“良”,但采用AQI后,不少都要歸納到“輕微污染”級別,也就是說,合肥的“藍天”數將大幅減少。
高勇說,PM2.5數據公布后,估計很多市民會感慨“空氣質量怎么這么差”,也可能會對環保部門“扔雞蛋”,“我們用數據說話,差就是差,好就是好。‘扔雞蛋’,市民的驚訝和感慨,這些也是好事,讓每個人都有保護空氣質量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李文琦 記者郭娟娟)
(原標題:對環保部門“扔雞蛋”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