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黃穎 ) 昨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葛紅林在調研天府新區建設工作時強調,要進一步突出交通先行、環保先行,加快天府新區重大交通、環保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努力為天府新區建設全面提速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支撐,營造更加美好的生態環境,打好堅實基礎。
元華路南延線、天府大道南延線、紅星路南延線“三縱”和正公路“一橫”,是連接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兩大極核的跨區域快速通道系統,全長79.9公里,其中,31.3公里的一期工程項目已基本實現主車道貫通,將在完善相關附屬工程后,于2013年春節前對社會車輛開放通車。
乘車行駛在寬敞平整的路面上,葛紅林一邊體驗道路通行狀況,一邊和隨行人員一道,進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完善道路功能、釋放更大功效。他說,“三縱一橫”重大交通項目是支撐天府新區加快起步、加快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工程,2012年,市級部門、相關區縣和建設單位密切配合、攻堅克難,全力以赴推動項目進展,圓滿完成了目標任務,成績值得充分肯定。下一階段,一是要全力做好道路建設各項收尾工作,確保一期工程在2013年春節前通車,二期工程在2013年年底前通車,加快暢通天府新區內聯外通的“主動脈”;二是要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按照統一標準,更精細化地完善道路綠化、路燈及交安附屬設施,深化沿線風貌打造,提升天府新區道路品質;三是要同步加快天府新區其他重大交通項目建設,不斷完善加密天府新區骨架路網。
作為目前國內一次性建成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市新建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預計將在2013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走進干管及廠區建設現場,葛紅林詳細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并和隨行人員就項目推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了現場研究。來到雙流縣九江垃圾發電廠,葛紅林走進廠房實地察看項目運行情況。該廠日處理城市生活垃圾1800噸、年處理65萬噸,是我國建成運行的生活垃圾焚燒項目中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大型生活垃圾環保發電項目。
葛紅林說,突出環保工程先行,是天府新區特別是起步區建設的一項重要要求。要在前期良好工作基礎上,繼續攻堅克難,有力有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確保市新建污水處理廠按期竣工投入使用。要積極創造良好條件,提前謀劃,加快對有條件的廠區實施擴容升級,加快完善天府新區污水處理廠和垃圾發電廠布局,加快形成更大的污水處理能力和垃圾處理能力,為營造更好的天府新區生態環境提供更強有力的環保基礎設施保障。
市委常委、成都天府新區籌備組組長劉超,副市長劉仆,市長助理、市政府秘書長毛志雄參加調研。
(原標題:加快重大交通、環保項目建設為天府新區全面提速打好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