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社太原1月7日電(記者范敏達、梁賽玉)山西潞安天脊化工“12·31”苯胺泄漏事故后的第七天凌晨,山西省環保廳總工程師劉大山在新聞通氣會上宣布:根據濁漳河上四個斷面最新水質監測數據,天脊化工“12·31”苯胺泄漏事故處理已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1月6日,濁漳河山西流域兩個斷面水質采樣中,苯胺含量已低于標準限值,且未檢測出揮發酚。在濁漳河河北流域兩個斷面采樣中,苯胺含量下降至1.5毫克/升,為標準限值的1.5倍,揮發酚含量下降至約0.01毫克/升,超過標準限值2倍。
????濁漳河是山西上黨地區最大的河流,流域內不僅有辛安泉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還有水上漂流的旅游項目。1月6日,記者來到天脊集團排污渠入河口附近的辛安村,一塊巨大的“華北第一漂”廣告牌矗立在村頭,不遠處的排污渠已經干涸,覆蓋著一層石灰粉,隱約露出含有苯胺的黃色冰層。遠遠看去,狹長的排污渠就像一條白色的疤痕。
????據長治市環保局污染防治科科長王玉平介紹,事故發生后,政府、企業啟動了應急預案,第一時間關閉了天脊集團排污總閥,并通過筑壩引流的方式將大部分泄漏物引至潞城市一座干涸水庫進行處置。
????已經流入漳河的約8.7噸苯胺,通過在排污渠、濁漳河沿線設置數道漏物攔截壩、沿線投放活性炭、鋪撒石灰粉等方式進行“圍追堵截”。記者發現,在排污渠入河口處,數百袋活性炭壘成了一條10余米長的“碳壩”,截斷了污染物流入濁漳河的通道。
????在排污渠距河口100米左右,還有一座新打的高約1米的土壩。據村民反映這座土壩是1月6日凌晨修的,王玉平解釋說,這座土壩是用來防止上游結冰的污染物融化后流入濁漳河,類似的土壩還有數座。
????在濁漳河山西流域內,環保部門設置了5個水質監測點位,每兩個小時取樣一次,化驗分析苯胺含量、化學需氧量等數據,實時上報。
????在濁漳河西岸的實會村,記者在岸邊看到已有書寫著“嚴禁人畜飲用河內廢水”的警示牌,告知周邊村民禁止飲用河水和食用河里魚蝦。
????長治市政府報告稱,本次苯胺泄漏事故影響到濁漳河山西流域80公里河道,涉及兩萬余人,沒有出現人畜傷亡。
????但在辛安村、實會村,有村民反映天脊集團排污渠對附近環境造成污染已有數年。“這條溝一直排臭水,好幾年了。”一位辛安村村民說,“自從溝里開始排污水,河里魚就少了。”另有一位村民表示了對地下水水質的擔心:“要是溝里的污水滲透到井水里,該怎么辦啊?”
????回到發生泄漏事故的天脊化工集團,這座據稱已停業整頓的大型化工廠正籠罩在一片片濃稠的煙氣中。位于廠區東南側的排污渠總閥處仍有污水流出,在蒸騰著輕煙的同時,還不時散發著刺鼻的臭味。?
(原標題:山西天脊化工“12·31”苯胺泄漏事件處理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