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二個周末,全國中東部地區都陷入嚴重的霧霾和污染天中。1月14日晚上,新浪2012微博之夜慶典在北京國貿舉行,名嘴黃健翔頭戴防毒面具亮相。他說,用這樣的形式,是想表達同在一片“灰天”下眾人的心愿:希望能夠盡快呼吸到健康無害的空氣。霧霾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存環境,PM2.5成為經久不衰的話題。人們真實感覺到只有利用新能源才能讓環境變得適于生存。國家激勵、企業創新、地方扶植,但新能源看起來是好的,其前景的確總比解讀“利用”來得復雜。 商報記者
【爆表背后】
1月16日晚《焦點訪談》欄目中,央視記者們再次把話筒伸向了路人,這次的問題不再是“你幸福嗎?”而是詢問是否知曉PM2.5的意思、來源以及危害。
答案千奇百怪。其實它有一個容易理解的中文名——細顆粒物,是對空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體顆粒或液滴的總稱。這樣說,你可以看得更明白:人類纖細的頭發直徑大約是70微米,這就比最大的PM2.5還大了近三十倍。
在PM2.5監測網上,131個城市各PM2.5監測點的實時數據,正被公示。相關數據顯示,從1月13日開始,濟南空氣中的PM2.5含量開始暴漲,數值從當天的153直線上升至頂格的數值500,并維持兩天。
和濟南一樣,被爆表的還包括鄭州、北京、天津等等地區。北京12日晚間多個地區的PM2.5數據一度達到900,通州更是達到了950。世界衛生組織認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超過700可以視為污染重災區,人們只能呆在家里。
中國環境科學院副院長柴發合表示,此次污染十分嚴重,是一種極端的污染過程?!敖鼛啄?月份出現這樣的天氣不常見”。柴發合表示,這種極端的情況,全國各地都有。雖然氣象是客觀因素,但人類活動的排放也不能忽視。
專家們分析說,PM2.5的來源相當復雜。此前北京市環保局的數據表明,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機動車直接和間接的排放占22%,煤炭污染占16.7%,工業噴涂占16.3%,城市揚塵污染占16%,農村秸稈焚燒等占4.5%,還有24.5%來自北京周邊地區。如此多元的污染源構成,注定了治理的復雜性和系統性——既要求城市工業生產的綠色化,也需要居民生活方式的低碳化; 既需要本地的生態凈化,也離不開區域的環境改善。
【不“謀”而合】
與環保相關產業商機,隨著霧霾天氣的蔓延,開始在資本市場顯現。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去年12月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中國政府將投入超過1000億元,在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三大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及九大城市群(遼寧中部、山東半島、武漢及周邊、長株潭、成渝、海峽西岸、山西中北部、陜西關中、新疆烏魯木齊城市群),共涉及107個城市,進行大氣污染專項綜合治理。
而這些重點區域與本次全國大范圍霧霾所覆蓋范圍基本重合。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內要建設近1500多個PM2.5監測點位,前期投入將超過20億元。業內人士按照國內現有監測點的數目來計算,預計2012年到2015年,國內將有3000多臺的需求量。目前,占領大部分國內檢測儀器市場的是來自美國的公司,有一定的技術壁壘、價格高昂。為此,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氣監測設備迫在眉睫。日前,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環境大氣中細粒子(PM2.5)監測設備開發與應用”在北京啟動,預計該項目驗收后的3年內,年銷售額可達1億元。
除了宏觀商機,在資本市場上,PM2.5及相關概念股卻備受市場關注,這些企業因灰色天氣而“意外受益”。
其中,空氣檢測概念股先河環保繼日前漲幅超過7%,后一天又至漲停。而中原環保、創業環保和重點環保等股票都曾出現漲停情況,環保行業板塊整體上漲一度超過5%,甚至與污染相關的農林牧漁行業板塊都跟風似的上漲超過3%。
早在去年12月21日,在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公布了全國PM2.5監測時間表,次日,相關個股逆市大漲:中原環保直線拉升強勢漲停,另有多個環保概念股逆市大漲。
【青澀新能源】
數以億計的監測設備,催生了一個巨大的市場,但人們聚焦PM2.5的時候,更將責任歸咎于大型城市的尾氣排放和工業、供電排污上。
1月19日,剛剛霧散日出的北京,再次被霧霾天氣籠罩。新能源的利用,再次被認真提及。
來自環保部的消息稱,汽車已成為北京等城市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2011年,輕型汽車排放氮氧化物80.7萬噸,碳氫化合物166.2萬噸,一氧化碳1621.7萬噸。
去年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顯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潛力?!兑巹潯诽岢龅闹饕繕酥皇钱a業化取得重大進展。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但尷尬的現狀是,百億的市場值得期待,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看好這個新領域。有車企負責人表示:“據我所知,很多的車企做新能源都在賠錢,也都在嘗試階段?!?/p>
除了尾氣的排放需要治理,那些讓污染監測器爆表的城市,電廠和工業污染也被指罪魁禍首之一。
作為沿海經濟大省,山東省目前正在為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努力。最新消息顯示,2012年山東省新能源機組發電量達9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52%,占全省發電量的2.86%,相當于不燒一克煤,在山東平添了一座相當于目前省內最大的火電廠。
但新能源在節能減排的同時,也為其發展提出諸多問題。就在不久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就表示,中國走低碳經濟的道路別無選擇,但急需國家層面的規劃,出臺技術規范,加強統籌協調。
?。ㄔ瓨祟}:環保法令被晾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