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憂心出臺政策為新能源發展護航,公眾還對環保法令的監管和執法提出了督促。“無論是根據中國政府的官方數據還是美國大使館發表的數據,這都是北京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空氣污染,”綠色和平組織在北京的氣候事務發言人周嶸表示。
來自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稱,中國擁有嚴格的環保和排放法律,但由于缺乏執法,環保擔憂被置于官員們實現經濟增長的優先考慮之下,中國也有著地球上最糟糕的環境污染。
大氣物理學家、負責京津空氣污染治理的政府工作小組成員王躍思在受訪時表示,關鍵問題在于環保法律的執行。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北京市銷售的汽油硫含量較高,這就加劇了汽車尾氣所造成的污染。王躍思稱,在北京,汽油的硫含量“肯定高于國家標準”。“中石油和中石化在這方面負有很大責任,”王躍思補充說。據他透露,北京的空氣一年不如一年。他的估測是,PM2.5濃度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每年上升3%。這一結果與環保法律實施無力有相當關系。此外,缺乏問責制度,環保部門沒有實權,以及數據的采集和報告輕易受到操縱,都加劇了這個問題。
發改委環境科學研究員姜克雋接受采訪時介紹說,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曾做過一項調研,其論證結果是,如果北京500萬輛機動車都使用汽油硫含量更低的汽油,將不會對大氣質量造成惡劣影響。“汽車燃油中的硫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在排放過程中生成硫酸鹽,導致顆粒物排放上升。”姜克雋說,在北京空氣污染物比重表中,機動車尾氣貢獻近半,成為首要污染源。
然而到目前為止,相關油品標準還遲遲未出臺,使得環保部的一些政策看起來更像是虛晃一槍,不知何時才能找到落點。
有研究表明,車用汽柴油標準由國三標準升級為國四標準,成本上漲約為0.12元/升-0.15元/升,合160元/噸-200元/噸; 而三大石油煉化企業將產品全部升級為國四,至少需投入500億元。
升級油品所需的巨額成本,讓三大油企沒了積極性。我覺得地方政府的環保部門應該是環保的激進派,而現在扮演的角色非常令人失望。”姜克雋說,“我們有很好的學術報告和監測數據,但沒人去實施。”
(原標題:被晾的 環保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