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海油收購尼克森 中國能源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萬戴):日前,中海油成功完成了對了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收購,這次成功收購開創了近年來中國能源企業海外拓展的一個新紀元。
去年的7月23日,中海油宣布與加拿大石油巨擎尼克森公司達成最終收購協議,以每股27.5美元和26加元的價格對于尼克森流通中的普通股和優先股進行收購。2012年9月20日,尼克松公司召開股東大會,99%的普通股持有人和87%的優先股持有人贊成并批準該項收購協議。同日,加拿大法院批準該項協議。
這筆收購在8個月之后最終完成,中海油收購尼克森普通股和優先股共花費了151億美元。據統計,這也是中國企業目前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筆海外并購。
尼克森公司是加拿大石油業的領頭羊,成立于1971年,總部位于加拿大的卡爾加里市,在多倫多和紐約兩地上市。作為一家上游油氣勘探開發公司,尼克森發展至今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上、中、下游產業鏈,據統計截至2012年初該公司擁有證實儲量和概算儲量公約20.22億桶油當量。目前為止,尼克森的資產以海外油氣田為主,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西部、英國北海、墨西哥灣以及尼日利亞海等產區,包括常規油氣、油砂以及巖氣資源,這些產業區塊可以作為中海油目前業務板塊非常好的補充,形成完整的產業分布。
據相關媒體分析,尼克森產量并入中海油后,倘若中海油原有油氣區塊維持去年產量不變,預計2013年中海油油氣日產量可突破110萬桶油當量,達到114萬桶左右。這樣算來,2013年中海油產量可同比增長22%,遠遠超過中海油原先設定的95萬桶的日產量目標。雖然,也有著許多媒體和分析人士認為在收購完成之后對于如此分散的產業區塊的管理和利潤回收都會有著一定挑戰,但是總體來講,這還是一個明顯利大于弊的收購案。同時,中海油也在完成收購了之后做出安排,尼克森前任首席執行官、對尼克森有著超過18年管理經驗的凱文·雷哈特將繼續承擔實際管理任務,同時中海油首席執行官李凡榮將會擔任尼克森董事長一職,共同保障尼克森的實際運轉。
這次收購是中國能源企業近年來海外收購之中的最大手筆,但并不是唯一的成績。實際上,中國以“三桶油”為首的能源企業在近年來均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通過購買股權、并購等方式在國際能源市場上增大自己的公司實力、話語權和影響力。
僅以中海油為例,據相關媒體統計,在近8年的時間里該公司已經發起過10次大規模海外并購,其中8起都獲得了成功。除去尼克森一案之外還包括2012收購英國圖洛石油公司在烏干達1、2和3A勘探區各三分之一的權益;2012收購切薩皮克公司丹佛-朱爾斯堡盆地及粉河盆地油氣項目共33.3%的權益交易,交易價格為現金5.7億美元;2011收購在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上市的加拿大油砂開發商OPTI全部股份,總價約為21億美元;2010收購切薩皮克鷹灘頁巖油氣項目33.3%權益,交易價格為現金10.8億美元,以及4000萬美元的調整款項;2010年以31億美元入股阿根廷布林達 50%權益,間接持有阿根廷第二大油氣勘探與生產商PAE約20%的股權;2008年 以171億元人民幣成功收購挪威海上鉆井公司;2006年1月9日 22.68億美元收購尼日利亞130號海上石油開采許可證(OML130)的45%的工作權益。
近年來中國能源企業和礦業企業在多起百億美元以上的海外收購案中都遺憾告負。可以說,這次中海油的成功給其他能源企業提供了許多新的并購整合方式中的經驗和建議,相信在未來人們還能夠看到中國能源企業在國際市場中大展拳腳,建立起中國和對象國之間雙贏和諧的市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