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聞網訊 在昨天召開的全市2013年生態淄博建設暨環境保護工作大會上,市政府對2012年生態建設和環保工作情況進行了通報,一批未開工或進展滯后的項目被點名。
生態市建設:
空氣質量改善、綠化覆蓋率差距較大
據介紹,沂源縣、張店區通過了省級生態縣(區)驗收,全市有19個鎮通過了省級生態鎮驗收,14個村通過了省級生態村驗收。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深入推進,沂源縣、高青縣、張店區、高新區投資8000余萬元實施了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建成了一批農村污染防治設施,改善了農村環境質量。新建了一批生態濕地,提高了河流的生態功能,改善了河流水質。臨淄區對轄區內的11家礦山企業實施了綜合治理,8家企業達到了驗收標準,3家企業未達到驗收要求關停取締。
從考核情況看,生態淄博建設各個方面推進的情況并不平衡。城市污水與垃圾集中處理、生活垃圾與危險廢物處理、生態恢復與水土保持、國土綠化等方面年度目標落實情況較好。環境質量改善、農村污染治理等方面與生態淄博年度目標任務存在一定差距,城市建成區空氣質量,河流、湖泊、水庫水環境質量,城鎮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等指標差距較大。總體來看,各區縣、高新區均較好地完成了責任書規定的年度目標任務,沂源縣、張店區考核結果為優秀。
環保治理:
仍有45個項目未開工
2012年,市政府共下達301項環保綜合治理重點工作任務,全市共完成治污項目202個,在建54項,尚有45項未開工建設。完成率前3名的區縣包括高新區、沂源縣、高青縣,完成率較低的區縣包括桓臺縣、淄川區、周村區。
張店區重點加大產業結構及布局調整。拆除大外環內建陶企業20家,關停煤矸石制磚企業5家,混凝土攪拌企業7家,淘汰水泥磨機14臺,按期拆除淄博鐵鷹鋼鐵有限公司高爐及燒結機,完成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巴比妥等4個項目搬遷,為中心城區經濟發展騰出了環境容量。
淄川區加大環保投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淄川雙楊污水處理廠及6.4公里管網配套建設任務。建設了孝婦河昆侖濕地、范陽河濕地等7處濕地氧化塘工程。
博山區積極開展轄區清潔能源置換及集中供熱工作,完成了30座工業窯爐、28臺鍋爐清潔能源置換,關停取締分散供暖鍋爐13臺。
臨淄區開展化工行業綜合整治,關停取締化工企業288家,提升治理企業153家,強制實施清潔生產企業13家。在全國首創礦山無粉塵式生產開采。
目前全市仍有45個環保重點工程未開工,制約了全市及各區縣環境質量改善和省市制定的目標任務完成。桓臺環科擴建工程、張店中埠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未開工,淄川雙楊污水處理廠、臨淄齊都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部分鎮域污水管網建設滯后,張店區良鄉、杜科工業園、高新區醫藥化工區等周邊企業事故緩沖應急池等工程未開工。電廠、水泥、鋼鐵、焦化等行業脫硫、除塵、脫硝治理進度緩慢。近期國家陸續出臺了各行業新的排放標準,各企業要按照國家新的排放標準要求加快治污設施提升改造進度,確保主要污染物按期達標排放。
環境質量:
水污染治理成果脆弱,空氣質量實現目標要求
水環境治理方面,目前我市重點流域治污成果雖有一定成績,但達標成果十分脆弱,鞏固治理成果,遏制污染反彈的壓力依然艱巨。2012年全市主要河流化學需氧量下降2.35%,而氨氮上升26%,除周村袁家橋、高青道旭渡斷面實現化學需氧量、氨氮雙下降外,其他區縣河流斷面水質均有指標升高。博山西龍角橋、臨淄東沙河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年均值仍達不到省控目標要求。
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實現了市政府下達的良好率60%的目標要求,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分別下降19.8%和12.8%。淄川區、周村區、臨淄區、桓臺縣、沂源縣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環境空氣質量良好率目標,其他區縣未完成。良好率較低區縣包括張店區、高新區、周村區。
(編輯 張哲)
(原標題:全市環保大會通報我市2012年度生態淄博建設及全市環境質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