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7月1日訊(通訊員 劉金晶 記者 袁濤)又到一年畢業季。近日,南京師范大學碩士生申曉宇和許多同學一樣以優異的專業成績從母校畢業,但與別人不同的是,申曉宇還向母校交出了另一份優秀的“成績單”:她所創立的南京丹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運營三年。
創業源于一次科研競賽
申曉宇是南師大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2010級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她先后獲得多項獎項: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科技競賽一等獎,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江蘇省創業計劃大賽一等獎,申請獲得國家專利,校長特別獎學金獲得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除此之外,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南京丹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負責人。
對于為何選擇創業,申曉宇坦言,“創業想法萌生于大學期間參加科研活動的經歷。”早在2008年,當時大三的申曉宇帶領著由四個清一色女生組成的參賽團隊,在全國首屆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場上榮獲一等獎,科研成果當即被昆山一家臺資企業引入應用,并取得不錯的效果。這讓申曉宇意識到可以自主創業,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運用到社會生產第一線。
“選擇環保行業是與自己所學的專業相關。我認為環保是個朝陽產業,市場前景比較廣闊。”在充分做過市場調研,對公司有了初步的定位,并對市場營銷渠道和潛在客戶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后,2009年底南京丹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從此,申曉宇也成了不折不扣的大學生創業者。
家庭學校“助力”公司前進
公司最初是由申曉宇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起來的,這是一個年輕的團隊,都是在校大學生,絲毫沒有創業經驗。“還好,學校和家庭給了我們很多幫助和支持。”申曉宇說,“公司的創業資金學校學院資助了一部分,余下資金是由我們創業團隊的成員自己靠著社會兼職賺取的,團隊成員的父母也都很支持大家的創業決定。”
除此之外,學校還給申曉宇團隊提供技術和經營理念上的幫助。在公司起步的前兩年,學校還開展了一系列創業沙龍活動,邀請有創業經驗的師兄師姐與申曉宇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從而解決了公司運營的很多實質性問題。“我有什么不懂的或有疑問的,都直接咨詢他們。”申曉宇說。
申曉宇說,大學生創業曇花一現的比較多,而自己算比較幸運的,公司一路走來都還算順利。“但也受過挫折,公司剛成立時由于缺乏經驗,沒有注重跟客戶保持長期有效的聯系,從而錯失了客戶。”申曉宇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我們的主要經營業務是做室內空氣品質檢測,早前跟一家幼兒園進行了合作,對方對我們的技術服務都很滿意,有意向跟我們續約。但由于我們沒有注重跟客戶保持足夠的溝通和交流,最后被其他家捷足先登,搶走簽單。”申曉宇表示,這件事對他們的觸動很大,讓他們有了重視與客戶保持長期溝通的意識。“不過,我覺得這是公司成長的必然過程。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逐漸積累經驗。”
如今,南京丹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立三年,擁有七名員工,大部分為在校大學生。申曉宇希望公司可以繼續順利運作下去。“接下來里,希望能拓展公司營業范圍,做些工業水處理方面的技術工作。”另外,申曉宇希望將公司打造成一個可以提供在校生社會實踐的平臺,從而讓大家將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合,鍛煉實際動手能力,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
兩種不同的“身份”無疑使申曉宇的生活異常忙碌,雖然夾雜著艱辛和汗水,但使申曉宇經歷了不一樣的人生精彩。對于大學生創業,申曉宇道出了她的一些經驗之談。“我覺得有三點比較重要。一是在創業前要有充分的市場調研,要充分了解自己將要從事的行業領域;二是要對公司的定位要準,要明白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三是要對市場營銷渠道和潛在客戶要有深入的了解。”申曉宇笑著說,“只有前期準備充分后才能創業,否則風險較大。另外要有一個專業的團隊,在服務和技術上要過硬。”
(原標題:南師大有位工科女“老板” 創立公司三年致力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