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氫動力懷疑論者正確指出了推廣氫燃料汽車所面臨的困難,但往往得出棄氫用電的錯誤結論。他們所忽略的一個基本事實是,電動汽車和氫燃料汽車兩者之間并不存在簡單的競爭或者替代關系。氫能汽車科技的發(fā)展對于改進人類社會的能源結構和消耗方式有獨特、廣泛的意義;而這個意義不是推廣電動汽車所能取代的。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如下四個相互關聯(lián)的方面來反駁棄氫用電論。
第一,棄氫用電并不能為解決緊迫的碳污染問題贏得時間。很多人提醒過,要讓電動汽車真正具有環(huán)保減排意義,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必須要有清潔的電力來源。目前世界上的多數(shù)國家,包括美國和以綠色經(jīng)濟著稱的丹麥,仍然依賴煤炭發(fā)電;在這種狀況下,和傳統(tǒng)汽車相比,電動汽車并沒有突出的減碳優(yōu)勢(具體的量化分析可見筆者的另一篇文章 ”電動汽車必然環(huán)保嗎?“ )。即使目前大干快上的形勢能得以持續(xù),據(jù)業(yè)界人士估計,到2020年,混動和純電動汽車也很難超過用車總量的15%。而這個比例遠不足以對整個社會的總體排碳水平有實質性影響。
第二,由于改善一個社會的能源結構是個長期、緩慢的過程,人類社會在未來幾十年內(nèi)仍將不得不依賴化石燃料;在這種情況下,推廣氫動力車會有明顯的減排作用。美國能源部曾指出,”從天然氣制氫的確會帶來溫室氣體排放。然而,與使用汽油的內(nèi)燃機汽車相比, 氫燃料電池汽車能減少60%的溫室氣體排放--即使它所用的氫來自于天然氣。“ 這意味著,氫能汽車的應用將會有直接、明顯的減碳效應,而電動汽車的減碳功效則是相對的、不確定的。
第三,氫雖然在地球的自然條件下并不獨立存在,但它的分布卻極為廣泛; 甚至可以說,氫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發(fā)展氫能汽車科技的兩大熱點都直接著眼于高效開發(fā)、利用這個能源寶藏:一個是制氫技術,特別是解水取氫技術;另一個是氫燃料電池技術。這兩個技術目前的都還不成熟,但卻具有深刻改變?nèi)祟惿鐣臐摿ΑG罢叩耐黄菩赃M展會讓人類社會結束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而后者的突破性進展則會給人類提供一種便利、高效的,可以普遍應用的供電裝備。由此看來,氫動力科技的價值不僅僅在于促進汽車環(huán)保化,更在于解決人類社會廣泛面臨的能源短缺和污染問題。
最后,推廣氫燃料汽車所需的基礎設施投資的確巨大;但無論是與傳統(tǒng)內(nèi)燃機汽車還是電動汽車相比,這種投資都不會更高或者更復雜。相反,氫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可能會更容易,因為它可以通過改造現(xiàn)有汽油運送、分配設施來進行――例如,變加油站為加氫站,而不需要一切從零開始。另外,人們還應當看到,氫能汽車的技術進化、市場普及和基礎設施建設是互相支持的,而且處于同一個發(fā)展過程之中。就像人們無需等到充電網(wǎng)絡完善后才推廣電動汽車,氫能汽車的應用也無需等待氫能基礎設施的完全建成。
基于如上原因,筆者認為氫燃料汽車不但有戲,而且前途光明、意義重大。它的發(fā)展具有推廣電動汽車所不能替代的意義。如果說,在現(xiàn)有條件下,汽車廠家做為追求盈利者棄氫用電或許有情可原,那么政府和非盈利性科研機構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去加強氫動力研發(fā)。
上一頁 1 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