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 李永峰(東北林業大學 林學院,哈爾濱 150040)
【《中國新能源》雜志】摘 要:常規能源儲量不足,而且其使用帶來諸多環境問題,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威脅,人類解決該問題的途徑就是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氫能源具有清潔、可再生的特點,同時用途也非常廣泛。本文介紹了傳統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現狀,詳細論述了氫能源的生產方法,貯存、運輸、用途及氫經濟發展的瓶頸,同時對我國發展氫經濟提出初步設想與建議。指出氫能源的優越性及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化石燃料的現狀
工業革命以來,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促進了人類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但化石能源消耗導致了全球溫室氣體的大量增加,人類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中的55%是由于化石能源消耗產生的[1],從而帶了嚴重的環境問題。與此同時,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儲量不足, 據統計,每隔10年世界各國的能耗增長1倍以上。目前世界能源結為:石油占44%,煤占30%,天然氣占18%。石油、煤、天氣在使用的能源中占了92%,現在已經出現石油短缺問題。煤蘊藏量雖是石油、天氣的數倍,但也只能供開采230年左右。基于此,人類必須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
二.可再生資源的發展現狀
2000年,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 、世界能源委員會( WEC) 編著的“世界能源評估”中將可再生能源分為3大類:大中型水電;傳統生物質能,包括薪柴、秸桿和動物糞便;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海洋能等[2]。
目前,已大規模商業化、有全國和全球統計數據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生物質能、水電、太陽能熱利用和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地熱利用。
世界開發利用量見下表:
1980
1990
2000
2003
2005
2005世界之最
一次能源消費量/Mtce
9612.4
11476.1
12942.1
13915.9
15053.0
美國3338.0
可再生能源水電/TW·h
1755.0
2229.6
2763.5
2679.3
3009.2
中國401.0
生物質能/Mtce
1114
1337
1550
1633
1 680*
中國295.6
地熱發電/MW
3887
5832
7974
8912
美國2110
風力發電/MW
10
1930
18450
42090
59247
德國18427
光伏電池產量/MW
6.5
46.5
288.0
741.0
1760.0
日本830
資料來源:BP Statistical ReviewofWorld Energy,June2006;IEA,Coal Information 2006;IEA,World EnergyOutlook 2006; 日本《能源學會志》2006,No.8。
注:一次能源消費量不包括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為2004年值
由表1可見, 世界新可再生能源增長率遠遠超過常規能源的增長率。
2.1 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資源分布廣、可再生、成本低,特別是生物質的生產利用不會增加CO2排放。發展中國家占世界生物質能消費量的82.7%。其主要應用方式:(1)直接燃燒產熱 (2)直接燃燒發電 (3)生產沼氣 (4)制乙醇和生物柴油。
2.2 水電
水電占世界總發電量的比重為16%,近年,許多國家重視發展小水電。在我國,發展小水電是推進農村電氣化的重要途徑。50MW以下的小水電站裝機容量從1996年的19.0GW增至2005年的38.5GW,發電量從61.7TW•h 增至120.9TW•h。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