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差異較大,根據不同地方的特點,可以采用不同的節能方式。比如生物燃料,過去東北用玉米來做酒精,但涉及到糧食安全的問題,所以國家不輕易鼓勵,不過目前有用甜高粱等等做酒精的,這也不失為一條好路。在西北一些煤炭多的地方,可以考慮利用煤炭生產一些甲醇等。
就現有的能源而言,比方說電能,也還是有很大潛力的,特別是峰谷差異,如果能夠把晚上的電儲存起來,作為白天交通運輸的補充能源,這也將是一條非常好的途徑。
目前,新能源車看起來是一條不錯的節能途徑,但缺點是制造和使用成本都比較高,而且需要一個較長的發展周期。其實節能也可以從別的地方想想辦法,比如一般的機械的節能措施。現在國內有一種液壓混合動力公交車,沒有發電機和馬達,就是利用特殊的機械構造,據稱可以節能25%~30%,成本比較低,壽命可靠性也都比較好。
據我所知,現在還有公司研制了一種超越離合器,也就是單向離合器。裝上之后,行車速度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可以松開油門,讓車子往前溜。一般的車能達到的速度它也能達到,沒增加貴的部件或者設施,全程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溜車,但可節能約20%。
另外,不同交通模式和使用條件也可以采用不同節能方式。比如現在有一種plug-in(插入充電式)純電動汽車,車上帶一個發電機,即使電池沒電了,汽車還能夠利用小發電機的電能接著行駛。對于日常行駛范圍常在七八十公里左右的家庭,這樣的汽車是很經濟的。
總之,節能要從各個方面、渠道、模式,根據各地的可能性條件來進行。
對已經研發出來的節能環保車型,國家也應在政策上給予鼓勵和優惠。現在國外購買和使用混合動力車都有優惠。幾年前,在美國加州購買混合動力車就可以免稅6000美元,可以走couple(公共交通工具汽和載兩人以上的車才可以行駛的單獨車道)車道,在某些收費站甚至可以免費。
我國的混合動力車本來就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政策上就更應該鼓勵。如果連先期幾輛“試水”車都無法順利推出,將來大批量生產就更不可能實現了。另外燃油稅也是個很重要的節能政策,應盡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