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川東北重點探區元壩204井在長興組試獲日產126.46萬立方米工業天然氣流,這是繼元壩27井后又一口過百萬立方米的天然氣井,也是目前整個元壩區塊日產量最高的天然氣井。
元壩204井是勘探南方分公司部署在川東北巴中低緩構造帶元壩Ⅱ區塊長興—飛仙關組礁灘復合體的一口評價井,以長興組—飛仙關組為主要目的層。元壩204井共鉆遇油氣顯示80層113.84米,通過對巖芯樣品的觀察,長興組儲層發育大的溶孔、溶洞不僅溶蝕性好,而且溶孔、溶洞之間連通性較好。該成果擴大了元壩Ⅱ區塊礁灘相帶的含氣面積,展示了元壩地區良好的勘探前景。另外,該井陸相地層須家河組儲層取芯見溶孔、裂縫較發育,也有望獲得工業產能。
元壩探區刷新多項施工指標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今年上半年,川東北元壩探區勘探施工進度不斷加快,在鉆井速度、試氣成功率、測錄井、鉆前工程等方面創造了多項新指標。
為切實打好元壩勘探進攻仗,勘探南方分公司元壩工作部根據同一探區、同一專業具有較強可比性的特點,元壩工作部作為業主監管單位,先后開展了“鉆井提速提效”、“比學趕幫超”等活動,為施工單位搭建競技舞臺,極大地提高了各施工單位的工作積極性。
在鉆井速度方面,元壩124井刷新元壩探區空氣鉆日進尺、施工周期等4項鉆井紀錄。元壩10井在直徑444.5毫米井眼空氣鉆進中,單只鉆頭進尺2061.03米,機械鉆速達到每小時15.15米。
在試氣成功率方面,元壩27井在長興組安全試獲天然氣日產量120.2萬立方米,首次實現元壩探區天然氣日產量過百萬立方米;元壩27井在飛仙關組二段地層、元壩3井在自流井組珍珠沖段地層、元壩2—側平1井在須家河組三段地層分別試獲高產工業氣流,拓展了元壩地區的勘探領域和勘探層系。
在測錄井方面,元壩22井加深到7080米完鉆,但井底壓力高達151.4兆帕,如此高壓力的測井施工在國內尚無先例。面對困難,元壩工作部嚴格審查測井施工設計,施工單位精心準備測井儀器,現場監督認真檢查把關,最終安全高效地完成了超高壓條件下的測井施工任務。這一測井施工,創造了國內測井井底壓力最高的新紀錄。
在鉆前施工方面,認真做好工農關系協調工作,提前組織施工隊伍和施工設備,戰雨天、搶晴天、斗酷暑,施工進度明顯加快。元壩205井鉆前工程施工工期32天,創造了施工工期最短、工程進度最快的元壩探區鉆前工程紀錄。
元壩103井創元壩地區海相鉆井速度記錄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元壩103H井設計垂深6847m,斜深7861m,井斜87.63°,水平位移1248.64m,是目前國內難度較高的一口超深水平井,也是加快元壩區塊勘探開發的提速井。
集團公司和局、分公司高度重視該井的提速情況,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曹耀峰、薛萬東局長、徐進副局長先后到現場指導提速工作。在局、分公司川東北指揮部的組織下,提速措施經過多次的論證和研究。四開進入海相地層后實施高效螺桿+PDC復合鉆井技術,該技術的使用,鉆井提速取得重大突破。
截止7月3日,元壩103H井使用高效螺桿+PDC復合鉆井技術在海相地層雷口坡組進尺259.9m,純鉆時間66h,平均機械鉆速高達3.94m/h,最高日進尺95m,創元壩工區同井段最高紀錄,為元壩區塊的勘探開發摸索出了一條高速鉆井之路。(龍林)
元壩勘探開發一體化全面展開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記者王孝祥報道:“挖——提——轉——放!” 6月16日上午9時,四川省蒼溪縣彭店鄉廟椏村邊的鄉村公路上“鐵臂”舞動、馬達轟鳴,一位頭戴藍色安全帽,身穿印有“中國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字樣紅色工作服的員工,正揮著手臂,指揮挖掘機拓寬道路。這是元陸2井鉆前施工啟動時的場景。
4月中旬,股份公司高級副總裁王志剛到勘探南方分公司調研時明確了南方新區勘探發展目標。勘探南方分公司圍繞發展目標,近期在川東北元壩地區部署6口中淺層領域天然氣探井以及包括5口探井和2口開發準備井在內的元壩地區第四輪深層海相天然氣井,井位部署和相關設計已通過總部油田事業部審定,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
2006年普光氣田發現后,該公司加大川東北地區構造、沉積與油氣成藏研究力度,發現元壩地區海相領域蘊藏豐富的天然氣資源,當即部署實施第一輪探井元壩1井和元壩2井,均鉆獲高產工業氣流;其后按照“區域甩開,整體部署,滾動實施”的思路,部署實施第二輪和第三輪探井。目前,該地區針對海相油氣共實施鉆井23口,11口完鉆井中的9口測試井全部獲得工業氣流。第四輪探井實施后,元壩地區3000多平方千米范圍內將有近30個井場進行勘探施工,海、陸相多層系立體勘探和勘探開發一體化大場面正逐步展開。
近兩年,該公司按照戰略展開、戰略突破、戰略準備3個層次組織南方新區勘探,在四川盆地海、陸相9個地層組的15個層段獲得工業氣流,形成良好的勘探區塊和儲量資源接替陣地。
戰略展開層次的區塊是該公司近期獲取天然氣探明儲量的重點勘探區塊,除元壩地區海相領域外,還包括川東北中淺層、川西海相、川東北通南巴構造帶。
元壩—通南巴一帶中淺層領域實現多點開花和多層系突破,共有12口井在中淺層6個層段獲得工業氣流,有望形成較大規模的儲量接替陣地。今年3月,股份公司召開專題會議,確定川東北中淺層領域整體部署10口探井,第一階段實施6口。
據悉,通南巴構造帶上已完成13口海相天然氣井,其中正試氣井5口,已完成測試的8口探井中有6口獲工業氣流。
川西坳陷重點區域探井川科1井在海相新層系馬鞍塘組試獲高產工業氣流后,進一步落實了川西馬鞍塘組儲層展布,目前正進行新一輪探井的部署與研究。
南方探區戰略突破層次的主要區塊川東南涪陵區塊和山前帶地區也不斷有新發現。2009年,涪陵區塊通過實施347平方千米三維地震勘探,發現新的有利勘探目標。5月14日,部署在該區塊的興隆1井鉆遇良好油氣完鉆,6月18日試獲高產工業氣流。山前帶地區完成的金溪1井在海相地層鉆獲工業氣流,通過地震解釋取得了新認識,發現了新的有利圈閉。
戰略準備層次的重點區塊四川盆地頁巖氣領域、南盤江地區、黔南坳陷區的綜合研究和地震勘探均取得新的重要勘探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