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份以來,國內液化氣市場一改前期的疲軟走勢,每噸一度上漲1000元以上。隨著4季度液化氣消費旺季的臨近,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提升在即。
價格每噸大漲超1000元
8月份之前,國內大港油田、青島煉化、大慶石化等煉廠報出的液化氣價格在3300~3500元/噸。進入8月份之后,液化氣報價急劇上行,半個月后即達4500元/噸左右,目前總體呈現穩中略升的格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查詢中國化工網得知,近日,各地液化氣價格大多在4300元/噸~4600元/噸之間,呈現走穩和小漲的態勢。
昨日,來自能源信息服務商——息旺能源的估價顯示,華南地區國產液化氣價格為4765元/噸,華東國產液化氣價格為4543元/噸,而華南地區進口液化氣價格在4927元/噸。
記者了解到,針對液化氣短期大幅上漲,發改委近期還發文要求地方加強管理,此外還召集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研究,要求兩大公司開足馬力生產,增加供應,兩家公司的生產量逐月已有所增加。目前,液化氣價格總體走勢平穩,并保持在階段高位水平。
供給緊張引發價格大漲
某券商研究員向記者分析,短期之內,液化氣的大幅上漲,主要是進口減少和國內產量下降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由于原油上漲帶動液化氣進口價格上漲,進口效益較低導致進口商減少了進口,進口量由今年4、5月份的每月40多萬噸減少到近期每月20萬噸左右。另外,由于臺風影響,液化氣國產量也有所下降。而受國家調控成品油價格價格影響,地方煉油廠加工成品油的效益下降,所以開工率也減少了1/3,也導致作為伴生氣的液化氣產量下降。進口和國內產量兩頭擠壓下導致國內各地液化氣市場價格在短期內出現明顯上漲。
三家公司有望直接受益
華泰證券研究員熊杰向記者表示,4季度是液化氣傳統旺季,相關企業業績有望在4季度出現明顯提升。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在煉油過程中產生的液化氣其所占公司利潤比例較少。據記者統計,在A股上市公司中,液化氣占主營收入較大的公司有以下3家,即東華能源(002221,收盤價7.97元)、廣聚能源(000096,收盤價6.15元)、申能股份(600642,收盤價11.48元)。
東華能源證券辦人士對記者表示,價格上漲對公司業績來說肯定是好事。他表示,公司主要經營進口液化氣,由于產品質地比國產液化氣較高,公司產品價格在民用液化器領域不具備價格優勢,因此,公司液化氣主要應用于工業和車用領域;近期,公司液化氣價格上漲幅度超過20%,市場價格一度曾沖上4700元,不過隨著價格上漲,銷量有所下降,但隨著4季度旺季來臨,公司業績會有所提升,具體提升幅度,尚無數據,也不預測。
申能股份相關人士則謹慎表示,公司相對控股的上海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87億元,其中液化石油氣是該公司3大主營業務中的一部分,不過所占比例相對較小,年銷售額不足億元,估計對公司整體利潤的貢獻度有限。
廣聚能源證券辦人士也表示,公司在進口液化氣和國產液化氣兩方面均有所涉足,液化氣價格上漲利于公司業績的提升,但具體數據目前尚無法得知。
分析人士認為,結合液化氣業務的絕對規模以及在公司主營中所占比例,隨著4季度液化氣旺季的來臨,受益程度最大的公司為東華能源,其次為廣聚能源和申能股份。
鏈接
液化石油氣簡介
據業內人士介紹,通常所指的液化氣英文簡稱為LPG,是一種高熱效、低污染的優質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主要來源為石油煉制過程和原油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和伴生氣。
按照來源的不同,LPG可分為油田伴生氣(進口LPG)和煉油廠石油氣(國產LPG)。進口LPG主要產自中東和澳大利亞的富氣油田,其丙烷和丁烷含量高、雜質含量少、熱值高,主要應用于工業用燃氣和汽車能源。而國產LPG主要來自國內貧氣油田(例如東海油氣田),丙烷和丁烷含量高、熱值低,較多的用于民用燃氣。因此進口LPG較國產LPG有明顯的產品質量優勢,但價格高與國產LPG,在工業用和車用方面國產LPG不具備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