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油田建南構造建35-2井近日在鉆至淺層下侏羅統自流井組見強烈油氣顯示,于1354米進行中途測試,獲得日產7754立方米工業氣流。7月21日,記者在江漢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了解到,建35-2井淺層氣層的發現,進一步表明建南構造淺層天然氣具有較大勘探潛力。
我國海相勘探一般都是深井或超深井,高難度、高成本、高風險制約著勘探進程,而江漢油田在勘探深層天然氣時,加強“路過”的淺層研究。過去曾經認為建南地區的淺層因缺乏良好的生油條件,淺層勘探一度處于停滯狀態。但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已鉆的61口井中淺層幾乎口口見顯示,其中三口井測試獲得1萬立方米以上的產量,如建24井在須六段中途測試獲日產1.06萬~1.33萬立方米工業氣流,表明淺層氣的客觀存在。2000年,江漢油田再次把勘探的觸角伸向淺層。今年,江漢油田按照總部統一部署,積極推進海陸并進、穩油增氣,實施建南構造滾動擴邊,再次提出利用開發井兼探淺層勘探潛力。他們部署飛三段開發評價井——建35-2井,運用空氣鉆新技術在淺層須家河組—自流井組錄井綜合解釋氣層,含氣層10.73米/4層,驗證了研究成果。目前,江漢油田正抓緊進行新一輪成藏條件分析,進一步尋找油氣聚集的有利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