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調高1攝氏度,全國每年節電33億度;全國有3億多臺電視,屏幕調暗亮度每年可省電50億度。這些都是人們隨手可做的。”鄭建翻開一本《低碳生活方式紅寶書》說,“低碳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流行詞匯,人人都在念叨,但其重要意義和實踐方法仍需大力推廣。”
鄭建是民間環保組織——重慶濟溪環境咨詢中心的發起者,2004年,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建起了一個環保網站,供網友們交流低碳生活方式等環保理念,后來又專門成立機構定期組織推廣活動。鄭建說,身為環保志愿者,他們的目標一是向公眾傳播低碳生活規則,二是推動地方政府在低碳辦公、生產等方面的決策。
鄭建和同事們把傳播低碳生活方式的重點,放在高校校園、圖書館及網絡上,不定期組織講座、沙龍等。今年初,通過網上報名的方式,濟溪環境中心征集了近百名大學生和志愿者參加“低碳爆走出行”活動,倡導步行或公交出行,減少污染排放。
5月中旬,濟溪環境中心在重慶工商大學舉辦了一場“低碳生活嘉年華”,現場開展低碳生活知識問答、廢舊品回收再利用示范等活動,吸引了兩千多名大學生和眾多環保社團參加。鄭建說:“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以他們為橋梁影響市民大眾,我相信低碳生活的星星之火,一定能呈現燎原之勢。”
網絡是鄭建十分倚重的推廣平臺。在濟溪環境咨詢中心的網站上,鄭建把低碳生活方式細分為衣妝、飲食與環境、居家、出行等多個類型,并搜集了大量的低碳知識供網友們瀏覽、學習和交流。目前,網站日均更新帖子有七八百條,月均瀏覽量達到150萬人次以上。
“市民是低碳生活的主體,政府則應成為低碳生活的主導者。”鄭建和同事們一直在努力推動政府制定更廣泛的環保節能政策。鄭建透露,自2009年起,濟溪環境中心聯合重慶建筑節能協會將“地球一小時”活動引進到重慶,有效增強了政府的低碳意識。
最近,經過調查、研討,鄭建和同事們還向重慶市長信箱投遞了一份建設“低碳重慶”的建議,呼吁設立低碳生活行動周;加強工業節能減排的同時,強調生活中的低碳;城市規劃要結合低碳理念;加強對公務員低碳意識的培訓等。
環保 環保信息 環保設備
上一篇:
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發布低碳環保將成利潤增長點
上一篇:
環保部對重慶至貴陽鐵路線擴能改造工程提出要求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