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第三跑道擬投資1360億港元,須在現有機場島以北,填海拓地約650公頃。啟用后,機場每年可處理的飛機起降量最多達62萬架次,并可滿足到2030年的預測航空交通需求。屆時每年的客運需求量約為9700萬人次,貨運需求量約為890萬噸。
南都訊 記者付可 發自香港 香港特區政府正就投資額達1360億港元的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工程咨詢公眾意見。港府官員昨日在解釋這項本地史上最高投資額基建工程的必要性時表示,現有跑道2020年即將飽和。但香港環保團體表示,填海工程將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且侵占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
中華白海豚或因施工離港
根據規劃,香港機場興建第三跑道須在現有機場島以北,填海拓地約650公頃。
在昨日立法會召開之前,香港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表達了建第三跑道對環境損害的擔憂。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表示,機管局早前提出填海興建新跑道,有90%的區域和中華白海豚活動范圍重疊,如果新跑道工程真的上馬,中華白海豚很可能會被趕離香港水域。
另有環保團體也抗議稱,興建新跑道和新航站樓,勢必會再度填海,屆時工程肯定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在昨日的立法會會議上,議員們也對該工程的負面影響表達了不滿。有議員表示,未來廣深港高速鐵路和港深機場鐵路項目完成,可減輕機場航班的需求。議員要求政府部門進行充分的公眾咨詢。
工程建成將增加職位至14萬個
對于議員的提問,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回應,擴建第三跑道,雖然耗資巨大,但屆時機場每年的實際最高飛機起降量可達62萬架次,每年的客運需求量約為9700萬人次,貨運需求量約為890萬噸。
此外,該方案可將機場島上的直接職位增加至14萬個,按機場使用年期為50年計算,經濟凈現值預計為9120億港元。這個方案使機場可滿足長遠需求,并可充分利用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空交通聯系,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更上層樓。
鄭汝樺說,在現階段的公眾咨詢期,香港機場管理局會充分了解各方意見,就機場未來發展大方向凝聚共識。
港府官員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華南區域,廣州機場已經開始建設第三跑道,深圳的第二條跑道即將投入使用,香港如果想繼續在區域內保持航空樞紐地位,保持目前的競爭力,就很有必要提前謀劃,以免屆時處于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