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升高日益明顯、水源污染時刻緊逼……如今,環保已經成為現代人必須面對且亟待解決的問題,將環保之意識融入生活、成為習慣,也許是真正實踐“舉手之勞做環保”的最佳方式。最近,知名家居品牌紅星美凱龍就在“6·5世界環境日”到來之時,舉行了一場名為“城市森林”的公益環保活動,以期借此能號召更多人來關心環境,實踐環保舉動。本次活動吸引了眾多環保人士熱情參與,征集他們發自內心的環保寄語,讓我們一起來看,那些重視環保的人們,想要對生活做些什么改變。
單身人士
Amanda28歲銷售
環保是一種生活態度
技術要改變,標準要改變,出行方式也要改變;我愛改變,環保改變生活,行動改變現實。
相比于那些被稱為“女魔頭”的司機,宋小姐開車的技術可謂精湛,“在大學的時候我就拿到了駕照,現在算來也有將近10年了。”而在這10年里,Amanda也成了車市變化的見證者,“以前很多人都覺得有輛車開就不錯了,至于排量、車型、汽車排放的尾氣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等問題全都不曾考慮過,但現在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很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在購車時,除了考慮排量、車型、售價等因素之外,車本身對于環境的污染程度也變成了他們考量的標準。”
實際上,除了在買車時將環保因素作為選購標準之一,像Amanda一樣在平常生活中關注環保細節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雖說我自己有車,但平時開得并不多。” Amanda表示,“汽油之類的燃料屬于不可再生型能源,少用一些當然更好,可能有人會覺得自己一個人的用量并不會對此類能源的耗盡產生影響,可要是每個人都這么想、這么做的話,其實很快就會出現能源荒了。”
不開車時,公共交通工具就成了她主要選擇的出行方式,“公交車、地鐵、輕軌同樣能把我送到想要去的目的地,如果時間充裕的話,還能在路上看看風景,再說現在公交車、軌道交通的各種硬件條件也非常好,乘坐感覺同樣很舒適。”除了借助公共交通工具,Amanda還非常喜歡步行,“如果距離相對比較近的話,那么步行最好了。現代人普遍運動不足,而步行不僅可以讓自己去到想要到達的地方,同時還能滿足一定每日運動需求,著實能被稱為一舉兩得。”
在Amanda看來,環保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只不過根據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而有所差異。“雖然我習慣乘坐公共交通或者愿意步行,但總有些人更樂于選擇私家車出行,如果能實現拼車出行的話,那么也等于實現了一定的減排目的,同樣是環保之舉。在我看來,環保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存在,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盡最大的努力來實現自己對于環保的認識,那就是一種應該被肯定的態度。”
家有兒女:
汪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