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背景
今年3月以來的“電荒”以及此前各類資源性產品的不斷提價,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近日,長沙出臺了《長沙市能源節約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將于本月16日正式施行。長沙能源現狀如何?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破解能源瓶頸的措施有哪些?昨日,本欄目主持人就這些問題與市能源局負責人進行了對話。
對話嘉賓
繆晨光 長沙市能源局局長
1 重在建立長效節能機制
主持人:今年3月以來,全國不少省市出現的淡季“電荒”現象,引起了社會對能源問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請問,長沙的能源狀況如何?即將施行的《辦法》將對市民的生活與長沙經濟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
繆晨光:“電荒”的出現,包括以前各類資源性產品的不斷提價,反映出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能源緊缺。
長沙是一個資源匱乏型和能源輸入型城市,缺煤少電,無油無氣。從總量上看,全市自給的一、二次能源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每年能源(綜合能源)外調入量占總需求的80%以上。
《長沙市能源節約辦法》的出臺,從法律層面對節能管理作出了明確規定和要求,既契合了我市的能源緊缺形勢,也切合了“兩型社會”建設的發展要求。推動《辦法》落實,加強節能管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對于緩解我市能源供需矛盾、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比如,《辦法》對合理使用能源、節能技術進步、節能管理和節能責任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必將推動全社會依法用能并形成長效的節能機制,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可持續發展。又比如,《辦法》提出節能全社會參與的原則,增強全民節能理念,養成節能習慣,同時《辦法》鼓勵、支持節能科學技術的研究、示范和推廣,鼓勵市民使用節能技術產品,倡導低碳生活、文明生活。
2 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主持人:隨著長沙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能源消耗將進一步增長,能源供需矛盾不但會在一定時期內長期存在,甚至更加突出。在您看來,未來長沙能源該怎么發展?
繆晨光:探討這個問題,我覺得美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美國是世界上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其能源消耗占世界總能耗的四分之一。鑒于能源消耗的嚴峻形勢,現在美國政府一手抓清潔能源開發,一手抓能源節約,在發展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出臺了系列政策,并采取了積極的措施。
目前在長沙,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推廣普及率不高、應用程度較低,能源利用效率尚有挖掘的潛力和提高的空間。所以,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是我市“十二五”及今后較長時期內的一項戰略任務。
3 需從五個方面尋求突破
主持人:長沙破解能源瓶頸應從哪些方面突破呢?
繆晨光:我覺得,長沙要著力從以下五個方面尋求突破:
一、完善政策機制。 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支持清潔能源與節能技術研發、創新、轉化及應用。二是制定綜合性配套政策,在稅收、土地、審批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支持清潔能源優先發展,支持龍頭企業快速成長,培育一批品牌示范企業。三是積極推動政策落地,分階段、分領域制定政策實施的保障措施或實施細則,確保政策的連貫性、穩定性和廣泛性,增強政策的疊加效應。
二、發展清潔能源。要堅持政策激勵與市場運作、技術創新與生產轉化、示范引導與市場推廣相結合的原則,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比如在能源發展項目選擇上,以太陽能為核心,以生物質能為重點,以地熱源、風能等其他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為補充。
三、發揮政府帶頭作用。長沙建筑節能標準的達標率不是很高,政府辦公建筑和建筑能耗設備的節能潛力非常大,要大力開展政府機構節能工作,從開展節能技改、養成節約習慣抓起,發揮政府機關的帶頭作用,帶動和促進全社會節能深入推進。
四、健全監督體系。一要制定節能標準,加快制定分行業、分層次、分區域的標準體系,開展對標、達標活動,實現以標準來指導發展。二是組織產品認證。對照產品質量標準和節能標準,組織實施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嚴把節能產品市場準入關口。三是加強節能綜合監管。比如這次出臺的《辦法》就規定,如果能源生產經營單位把能源當職工福利,將被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五、突出重點領域。突出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打造多領域、多行業的節能格局。比如在工業節能方面,要重點推動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調整產品結構,提高工藝技術水平和能效。在建筑節能方面,要積極實施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和節能設計標準,大力發展節能型建筑和綠色住宅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