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申東
4月13日至15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組成的中華環保世紀行2011寧夏行動執法檢查組,開展了對寧夏固體廢物污染情況的專項檢查。檢查中,寧夏天元錳業有限公司、寧夏魯西化工有限公司、銀川熱電廠3家企業因為不做防滲漏措施、無序堆放廢渣造成環境污染,接到了環保部門下達的限期整改令。近日,執法檢查組對上述3家企業的整改情況進行現場督查,發現天元錳業公司無視環保部門下達的限期整改令,整改進度緩慢。
3家企業接限期整改令
4月13日,《法制日報》記者隨同中華環保世紀行2011寧夏行動執法檢查組對寧夏中衛市部分企業進行檢查,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令檢查組成員十分憂心。
“廢渣這么堆著肯定會下滲。”在該市中寧縣石空工業園區的天元錳業公司,廢渣隨意堆放在地面上,雖然企業規劃了堆積點,但卻沒有采取任何防滲漏措施。據估算,該企業堆放的廢渣達近千萬噸。由于該企業緊靠黃河北岸,其沒有任何環評手續的廢渣場,不但容易造成揚塵污染,廢渣中分解的金屬錳對黃河也會形成污染威脅。
在位于銀川市西夏區的魯西化工公司渣場,檢查組看到該渣場約占地100畝,存放了90萬噸磷石膏廢渣。由于這些廢渣沒有任何遮擋物,每到大風天氣便產生漫天的灰塵,臨近的莊稼地和農民深受其害。而位于銀川市金鳳區的銀川熱電廠廢渣場內,廢渣也同樣無序堆放,且沒有任何處理設施。
環保執法人員現場向3家企業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
天元錳業整改進度緩慢
6月15日,距3家企業接到限期整改通知書已經兩個月,這3家企業是否開始執行整改令,整改進度又如何呢?《法制日報》記者隨執法檢查組對3家企業進行了回訪。
當日10時許,在天元錳業公司渣場,記者看到在渣場的東邊,有一塊占地面積頗大的渣場已經鋪設了防滲漏設施,而與之相鄰的另一處堆放點,在沒有做防滲漏處理的情況下,仍然堆放著大量廢渣。
在天元錳業向環保部門遞交的整改進程表上,記者看到該企業承諾6月份要完成渣場土建等基礎工程,按照擋風墻基礎設施設計要求,完成基礎開挖、基礎磚墻體、混凝土樁、鋼筋構架等基礎工程。但在現場,執法檢查組并沒有看到施工跡象。該企業一負責人稱:臨近中午,工人們都休息、吃飯去了。
據了解,為了幫助該企業完成渣場治理,自治區環保廳、中衛市及中寧縣環保局執法人員曾多次督促其整改,并通過技術指導的方式,幫助企業實現錳渣減量。環保部門還邀請了中南大學、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有關專家現場指導,對企業現有電解錳浸取從技術及工藝上攻關,新的工藝將提高錳離子回收率,降低生產成本,而且能夠減少錳渣的排放量。
另兩家接受整改的企業,整改措施到位,進展順利。自治區環境監察總隊總隊長表示,對于整改進度緩慢的企業,環保部門將督促其加快進度,如按期完不成整改任務,將依據環保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固體廢物治理迫在眉睫
“十一五”期間,隨著寧夏煤炭、火電等一批與煤相關的重點行業及原材料工業生產能力的提高,寧夏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產生量也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歷史積累的固體廢物造成的環境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新的問題又接踵而來。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寧夏固體廢棄物年產生量達2001萬噸,其中工業固體廢棄物年產生1664.3萬噸,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倍,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遞增,如果不及時治理固體廢物污染,后果不堪設想。
據介紹,中華環保世紀行2011寧夏行動以“提高固廢綜合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為主題,配合今年開展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旨在宣傳這一法律,督促法律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